从前有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就弃读经商, 卖起豆腐来。 他为人善良,从不短斤短两,在四乡很有声望。
老俩口年过半百才得一子,视如掌上明珠。自幼教子攻读五经四书。孩子天生就聪明,一学便会。孩子长大后便给他娶了妻室。儿媳也出身书香门第,很是贤慧。不但有一手好针线活,还会吟诗作对,老俩口感到称心如意。
儿媳过门不久,便到了八月中秋,一家人在院中饮酒赏月,欢度佳节。
老头提议说:“ 今天一家团聚,共庆中秋。我们是书香之家,应效仿古人饮酒赋诗。谁吟不出好诗,罚他席间伺候。”儿子媳妇都同意,请爹爹命题。老婆子说:“ 老头子净出鲜点子”也笑着答应了。
老头子正在兴头,便命题说:“ 第一句尾必须是‘四四方方’第二句尾必须是‘摆到中央’;第三句尾必须是‘一来一往’,第四句尾要落在百家姓上。”
老头子话刚落音,儿子就抢先说:“ 我先作。”吟道:
“我的书桌四四方方,
笔墨纸砚摆到中央,
羊毫笔管一来一往,
写的是周吴郑王。
儿子吟罢,众人称赞,请他入座饮酒。
儿媳妇也不甘落后,就接着吟道:
“我的线筐四四方方,
针线活计摆到中央。
绣花钢针一来一往,
绣的是苗风花方。”
吟罢众人赞赏,也请她入座饮酒。
老婆子见儿子儿媳都作了诗,心里高兴,也把诗兴提起来了,不等人催促,便接上来吟道:
“我的锅台四四方方,
锅碗瓢勺摆到中央。
勺头铲子一来一往,
做得是妥范彭郎。”
大家没想到老婆子也能作出诗来,都拍手称好,也请她入座饮酒。
老婆子指着老头子说:“我们都已吟诗入座,该看你的啦!你要是作不出诗来,厨房里烧锅做饭去。”老头光想让人作诗,对自己也要作诗却没有准备,叫老伴一催,心里有点慌。他一眼看到老槐下的豆腐架子,急中生智,随口吟道:
“豆腐架子四四方方,
一包豆腐放到中央,
刀子称杆一来一往,
卖的是白水窦章。”
老头子也应付过去了,也随大家入座饮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754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