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进化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真核细胞的产生,这为生物有性分化以及有性繁殖打下基础。在种群个体自我繁殖状态,个体与个体之间会在竞争下形成边界均衡,均衡会不断因为个体的效率特征改变而改变。当性繁殖出现时,至少在种群个体生命周期中的某一阶段,完全竞争形成的边界均衡会因为本能的扰动而打破。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之间发生了协同关系,在该阶段,雌性与雄性同时由本能引起性相关扰动,只有对方的行为能够弥合差异将扰动恢复到稳定状态。雌性需要从环境特征中筛选出雄性,雌性之间性竞争,并针对雄性的各种特征进行选择;对雄性同样如此。单向性竞争,双向性选择,竞争和选择共同决定双方的性特征。两性个体组成的种群,雌性与雄性之间必须要围绕“性”以一种“社交”的方式才能够让自身的基因得以“成功”复制。这样,子代的基因取决于双方,大大提高了物质遗传变异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了物种的丰富度与进化速度。
但是任意种群中的雌性和雄性数量无法维持理想的1:1状态,总会雌性过剩或雄性过剩。在复杂的环境下,无法实现一一匹配关系,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过多都会导致失衡。但这种失衡会在双方选择的波动下反复交替均衡,每一方均在某一时期拥有对方特征的选择权,同时较多的一方较强竞争性特征拥有优先选择权。这是一种性选择引起的过剩缺乏波动,为性选择波动。较少的一方对较多的一方进行划界选择,处于界内的性选择特征成为选择方的高层级,被体验边界筛选保留,能够弥合性本能引起的扰动;同时,同性性竞争胜出者处于边界内,其性竞争特征被保留。
存在性选择和性竞争的效率悖论,拥有高层级特征的个体在选择配偶数量上拥有较高效率时,低层级特征个体将加速被边界筛选。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应性波动的不同周期。一是雄性数量多于雌性,雄性竞争,雌性选择;二是雄性数量少于雌性,雌性竞争,雄性选择。在生物界中,雌性与雄性在繁衍偏好上具有很大的差异,雌性获得雄性的基因后需要负担下一代的生长,这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资源。其次,一个雄性在性偏好的驱动下可以占有多个雌性让自身基因最大化的得以延续。这些差异均受到大自然协同性下的均衡影响,并会导致两性之间性关系的不对称。雄性少于雌性并主导选择的情况影响稍稍弱于雌性主导选择的情况。
考虑雄性数量多于雌性,雄性竞争,雌性选择。
考虑竞争,雄性自身产生竞争性特征,外凸的骨质武器、强壮的身躯等,谁能够在同性中战胜竞争者并优先占有异性,其高层级性特征(或高层级效率特征)被边界筛选保留。某种程度上这些由性偏好的效率分层特征与生存偏好下的效率分层特征发展协同,但是也并非是绝对的,过渡发展的特征可能会影响生存偏好的满足,比如过长的鹿角会影响它们的生存。考虑选择,选择的特征具有多样性,且是开放式的,一个生命系统的一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活动特征都有可能被选择。这些特征与两个主要的生命过程相关:
1)以生存偏好驱动,躲避伤害,寻找食物,保存自身,拓展生存边界的“运动“过程;
2)以性偏好驱动,寻找配偶,繁衍下一代的“运动“过程。
先分析第一个过程,雄性特征需要能够拓展雌性的生存边界,提升生存效率。无论雄性的特征如何对于雌性都是属于外部环境的特征,任何环境特征都不能够提升雌性自身的实际寻找食物的“运动“效率,相当于速度。这种情况下,只能是雄性可以让食物主动位移缩短雌性的”运动“的实际距离,在雄性满足自身的前提下,雌性也能够满足生存偏好。同时,在危险来临,雄性能够有效驱赶对雌性的威胁。通过对雄性特征的选择,雌性可以有效远离威胁并拓展自身生存边界,雄性的特征也得以顺利协同保留。生命系统具有让食物位移的可能,那么以性偏好驱动下,雌性选择雄性能够搬运存储食物的特征具有了进化的现实意义。雌性和雄性便形成了生命系统的一对一的“雏形社会“,雌性更多负担哺育任务,雄性更多负担食物生产和防御危险,为“雏形分工”。更进一步,雌性还可以对雄性的行为特征进行选择,不仅可以让其“免费”拓展生存边界,还可以降低雄性之间的竞争程度,选择更具“合作”行为的雄性。“雏形社会“以雌性为系统基始不断繁衍壮大,雄性围绕雌性竞争且合作,这成为随后复杂性社会的发展基始。雏形社会不断繁衍扩张形成“初级社会”,触及自然生存边界,以整体系统的方式接受外部环境边界筛选,众多的初级社会分层,高层级更能适应的社会性特征被选择,这些特征包括语言、协作、知识等。初级社会继续发展扩张被生存边界筛选,直到社会中某一部分个体能够完全脱离从环境中寻找食物,依靠维持与其他社会个体的强弱关系即可维持自身生存,“中级社会”形成;社会中的个体相互协作,相互以对方为强方,共同生产食物并协同抵御外部危险。
社会的结构总是向愈加牢固和自然适应力强的方向发展,一个种群的生存与繁衍不仅仅是依靠个体的能力,而是整个种群形成的社会网络系统协同总和。社会不断进化,在一个生存周期内,各种复杂扰动叠加对社会产生影响,共同接受自然生存边界筛选。其中包括一个社会内的知识体系,拥有继承文化,让知识能够在社会个体中“复制”传承—社会习得性,包括成熟的个体的教育子代传承偏好和新生子代学习偏好,在继承的文化基始上继续发展的社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社会中的个体不仅需要弥合人与自然的差异,还需要不断弥合人与社会中其他个体体现的有序特征差异。必然会有一些特殊的有序语言概念指向社会中的个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你”、“他”等。每一个个体说出“我”的过程,都可以指向人生命系统内某些子系统的协同运动过程,也可以指向作为整体的生命系统“人”。在习得性下,每个个体不断涌现出差异的知识和行为,有利于社会系统生存的部分被社会选择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始。
社会内个体协同从自然获得生存资源和改造元素要素,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合作使得在某一阶段,个体与个体能够形成得到的预期协同,竞争使得个体与个体在社会中形成边界均衡。协同的社会获得的自然资源必定需要涉及到分配问题,工具的分配、食物的分配、配偶的分配、以及协调防卫职责等。知识体系的成熟让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通过信息有效区分外部资源,私有制得以形成,“私有”是一个现代概念,我们用这个词指向早期社会中的个体能够通过信息识别属于“我”的那些生存与繁衍物资。每个个体均有拓展生存边界的偏好,维持社会协同有序,必然有每个个体在扰动下通过社会文化维持个体与个体之间私有边界均衡。社会在每个个人动态的打破社会均衡中不断从一个基始状态发展到另一个状态。不利于社会生存协同的扰动将遭受社会性惩罚,处于社会选择边界外,个体的扰动被划界恢复到有序状态。有利于社会生存协同的扰动则处于社会选择的边界内,在内部传播复制,每个个体都能更新体验基始。其他个体差异性的扰动驱动人差异的行为,虽未被选择,但只要处于道德伦理划定的行为边界内即被允许。
如此形成嵌套的社会系统边界均衡和边界选择结构,自然作为外部边界对拥有差异文化的社会系统进行选择,社会分层,高层级社会拥有较强的竞争生存能力而胜出,为社会系统竞争的效率悖论。而社会内部围绕社会基始分层,各个社会子系统形成边界均衡,基始对内子系统进行选择,高效的子系统处于边界内,这里的高效可能为各种因素,可能为有利于社会整体协同的文化,也可能为某些局部的子系统得到食物效率。
接下来我们分析第二个过程,以性偏好驱动,寻找配偶,繁衍下一代的“运动“过程。此过程已经排除了雄性对雌性提供食物帮助与安全协助的情况,那么雄性的特征被雌性采集到,需要被雌性在性偏好下预期为高层级,处于体验边界内能够弥合差异的特征。在本能驱动的性偏好的有效时期,无论是处于竞争中的雄性“运动”到雌性之处,还是雌性“运动”到雄性之处都存在着可能。双方的所有特征在原始状态对对方均具有同等地位,体型的强壮、瘦弱,身上的斑纹、毛发等概念都是现代人类文明体系下强加于动物身上的特征概念。雌性并不能真正识别出“强”、“瘦”、“美”、“多”、“好”、“魅力”等信息的概念,对意义更无从谈起。但是看看周围的丰富多彩的鸟类,确实形成了人类描述的“美”的特征,并不断得到强化。特征的强化需要一个从无意义到有意义的特征触发点,触发点处的特征不断得到强化,成为生命系统内协同的有序部分。在性偏好下,高层级特征处于体验边界内,能够引起最大程度的体验扰动;当生命系统在具有文化的社会下的协同性不断完善,个体能够根据大自然特征弥合差异形成概念,概念指向生命系统长久进化而来与体验、本能高度协同的外部事物的特征,此时人类体验性质的“美”则非常自然的得以形成。美与体验、本能三者协同。美既可以表现“退化”性特征,人类毛发减少、越来越长并影响生存的鹿角等,也可以表现出“进化”性特征,鸟类更多的重复特征等。从鸟类进化来看,特征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是拓展到了行为外部性。大眼斑雉不仅拥有漂亮的羽毛,还会创造干净的求偶舞台,用树枝、树叶等装饰自己的场地;雄性金翅娇鹟在求偶的过程中,会反复飞到空中再落下展示复杂的求偶动作。与体验扰动协同的美成为经验后,高层级的经验相互扰动并关联,美与拓展生存边界的行为产生了关联,美协同与社会协同进一步产生深度的协同,成为约束人类行为边界的道德伦理中的“美德”。
美的特征分层下不断强化的特征并非一层不变的,美之上还有更美。不仅如此,美也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视觉采集到图形美的特征,可以利用听觉特征采集到声音美的特征。当人类能够通过信息协同与大自然的事物进行互动,使用工具时,也获得了采用外部装饰物来获得美的可能。美也不再局限于身体本能下的特征,延续到行为的外部性,物品的外部性,道德伦理的美德等。人可以创造美,艺术从此种状态与解释自然的知识形成的人类文明、改造自然拓展生存边界的实践能力协同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是美的不同形式的体现,与人的体验、偏好协同。
“美”与“有序”并非是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大自然必然会产生更复杂、更美、更高级的生命系统。所有的一切从生存的角度思考才有现实性意义,最复杂的进化并没有比简单更有利,简单与复杂共存、低级与高级共存、美与丑共存、有序与混乱共存并形成今天的生态系统,均衡下扰动,扰动形成新均衡,再扰动,生态系统之下依然是庞杂的纯粹物理运动的世界。大自然并没有创造“美”,也没有创造“有序”,也没有创造出“自由意志“,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路径也并必然的,一切不过是“偶然“出现的“错误”,为了生存不断适应。生命就这么发生了,生命为了生存并长期生存,适应自然的均衡变化“进化“出了让自己觉得”美“的”美“,让自己认为”有序“的”秩序“,让自己认为”自由“的”自由意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