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总有一些东西会触动你:比如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件往事,一句歌词,或者阅读的一篇文章……能触动你的东西林林总总,就会留下痕迹。只要形成文字的东西,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你用相机留下的纪念,就是触动的纪念。
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创作初衷,是因为一句歌词“大海带走每条河流”,就是这句歌词,让我喜欢了很久,喜欢怎么办?那就写一篇小说吧。
怎样把这句话纳入我的创作范围,把它赋予人生的意义,于是就有了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
这是一首歌曲名《大海》的歌,是80年代的经典老歌,是1992年发行的一张飞碟唱片,是唱片里的主打歌曲。

作词陈大力,作曲是陈大力和陈秀男,演唱是张雨生,具说是张雨生为了纪念溺水而亡的妹妹张玉仙,创作演唱了这首歌,1997年张雨生去逝后,这首老歌从未失去生命的色彩,也和他一样,在很多人的心中传唱。
但是“大海带走每条河流”这一句,赋予了我对歌词新的理解,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意义的思考,一种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就让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就让它随风飘远,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每当旋律响起,我的眼前是广阔的蔚蓝的海面,深情,思念,遥想,但都已进入大海。
而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如果都是一条溪流,那么汇入大海是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最佳的

选择:平静而开阔,富足而清澈。
从溪流归入大海,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如果你的人生修炼不够,可能终其一生,你都汇入不了大海。
弘一法师的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每每《大海》的旋律响起,叠加在我眼前的画面,还有李叔同的《送别》。
告别繁华彻底转身的李叔同,我想,他的选择,就是汇入了大海,人已去,人生的轨迹和精神却生生不息。

在大海的每一处浪花中,在大海的每一次平静中,在晨汐和晚照中,我们都能听到高墙寺院内的晨钟暮鼓,他们合而为一,却又那么不同,是“两个海”,却都走向了生生不息的归途 —— 精神、心灵和信念,是生命的绚烂和平静。
对于文学创作,我一直那么喜欢,却从未刻意,总是一边走一边玩,没有激情的时候就去忙别的。
去山川大地,亲近草木,去它乡走街串巷,或者做一点喜欢的事,如办了四年《赤峰读书报》和五年“赤峰读书会”。
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需要缘分,来了躲不开,不来追不上,一切随遇而安,就如《醒来的青年湖》,因为《聪聪救母遇险记》而中断,还在那睡觉,我不知道何时再把作品唤醒。
这只是我个人的状态。不去刻意,小溪能够汇入大海也是自然的状态。自然,也是生命的状态。
创作,我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内核,进入也需要契机。

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有人性的恶,更有人性的善,有生活的艰辛,却揭示了光明和美好,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文中所提到的,有些选题,都可以独立成篇。以后再写。
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2015年发表于赤峰《百柳》。
2021年6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