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于血浓于水的意思,情浓于水还是情浓于血!

情浓于血浓于水的意思,情浓于水还是情浓于血!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千姿百态的十堰武当,群峰吐翠挂绿,山花烂漫,点缀其间,一泻千里的汉江之水流速减缓,碧波荡漾,蜿蜓东去;鄂西北的山水换上了春日的娇艳。壮丽多姿的大自然好像是经过一番特意打扮,仿佛要迎接它的客人那般。果真,在这春色已浓的时候,从千里以外的远方来了一支充满朝气部队—一红军。他们在贺龙将军率领下来到了这个美丽而又贫瘠的山乡,给鄂西北人民送来了真正的春天。贺龙率领的这支红军从1931年5月到同年9月,在鄂西北历时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足涉千山万水,情洒人民心间,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传说。

手足情深

贺龙将军带领红军到包括今天十堰在内的鄂西北地区,时任红三军军长。他爱护干部战士,联系贫民百姓,视战友如手足,待百姓胜亲人,关怀备至,感人肺腑。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炽热情谊,给红军将士、工农群众以力量和温暖,激励着大家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

早在抵达武当山区的前夕,红三军在保康南部重镇马良坪体整时,突遭尾随敌军十来个团兵力的围击。当时,贺龙将军指挥部队进行了英勇的抗击,由于敌众我寡,伤亡严重,为保存力量,他不得不下令突围。5月11日,激战一天,夜幕降临,贺龙将军已经下达了撤出马良坪、向北突留的命令,但他骑在马上,却迟迟不走。因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军部与担任阻击任务的二十二团失去了联系。据军参谋长孙德清报告,刚才又派了两个人去联络,这两个人还没有回来。贺龙将军勒马不动,就是为了等他们的联络消息。

“军长,二十二团被敌人围困在官帽山上,和我们完全隔断了,一连派了三批人都上不去,王一鸣师长请示怎么办?”军参谋长孙德清又来报告说。

“突围队伍行动了吗?”贺龙权衡全军行动和处理二十二团的关系之后问着。

“已经行动了。军部也必须马上行动,让八师作后卫。”孙德清回答着贺龙的问话,同时提出了他的意见。

“嗯,我们按照计划突围。”贺龙又沉思了一会儿,说:“叫王一鸣再派个小分队设法上官帽山,一定要把部队转移的命令送给许光达。”说完,他调转马头,一甩马鞭,“啪”的一声,战马飞蹄,向歇马河方向急驰而去。

突围后的头一天,在行军的人流中,贺龙将军 骑在马上,时而举目远跳,青山重重;那山更比这山高,时而俯首沉思,久久地凝视不语。他想到了昨天马良坪战斗中牺牲同志,想到了被困在官帽山上的战士,想到了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二十二团团长许光达。他的心情沉重,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在两个多月前的一天,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在长阳枝柘坪休整,根据中央指示,改编为红三军。因为缩编,干部要降级使用,贺龙把许光达找来谈话,问他有什么想法。

“总指挥,叫我当团长,十七师缩编成一个团,我还是带那一帮子人吗!”许光达很直率地回答了贺龙的问话。

“你真的没意见?”贺龙接着又追问了一句。

情浓于血浓于水的意思,情浓于水还是情浓于血!

“有啥意见,革命嘛!干什么都行,只要有仗打。再说,总指挥你不也降级当军长了吗?”许光达回答得十分干脆。

“好样的噢!”贺龙赞赏着说。

贺龙当回忆到这件事时,他不由得地对着身边的人说:“多好的干部啊!现在,许光达完了。”贺龙流露着十分惋惜、难过的表情。

然而,时隔月余,贺龙同许光达又在十堰房县城内会师相见了。那是6月20日,红三军主力部队占领房县城的第三天,许光达在房县九道梁打游击,得到贺龙军长的消息,星夜赶至县城。

“胡子,许光达回来了。”军参谋长孙德清向贺龙报告着。

“什么?”贺龙将军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问着。

“许光达带二十二团回来了。”

“好嘛!走,快去看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贺龙振奋起来,他拉着孙德清大步奔出门外。

在西关福音堂门口,贺龙眼见一群衣不遮体、满头长发的队伍走过来了,他看不清哪个是许光达。忽然,有一个人跳下战马向着贺龙飞奔而来,因为跑得太急,脚下一滑,差点摔个筋斗。此人跑到贺龙跟前,用颤抖的声音叫道:“军长!”

谁,这是谁?在满头蓬乱的长发里露出了张 瘦黄的脸。贺龙从他熟悉的湖南乡音里,从那人一双大大的闪亮的眼睛里,认出了是许光达。他一把抓住许光达的肩膀,足足有半分钟没有说话。“光达!你们回来了,我们派人到处找你们,找了好久啊!都以为你们报销了呢!”贺龙终于说话了。

“喔,让我好好看看你的部下。”贺龙走到街中队伍里,和那些蓬头垢面的干部战士一一握手。战士们都感到军长的大手有些颤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制的一下都流出了感动而又兴奋的泪水。

“久别重逢,应该高兴,哭么事!”贺龙将军这样劝说着大家,可他眼里也在闪现着泪花。

站在旁边的军政治部主任柳直荀对着大家说:“从马良坪突围以后,贺军长有好几夜没有合眼。为了找你们,他每天都要找侦察参谋四五趟,侦察队的同志们腿杆子也跑细了啊!”

贺龙将军又拍着许光达前肩膀说:“伙计,瘦了,胡子比我的都长了。”许光达嘿嘿一笑,慢吞吞地说:“我们突围以后,全团就剩下这么多人了。”

贺龙将军听后,沉重地点点头,向着二十二团战士们放声说道:“同志们!你们都是好样的。在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后,你们能在深山老里同敌人周旋一个多月,历尽千辛万苦,虎口脱险,今天又和主力胜利会师了。你们真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红色铁军!”在场的指战员和围拢来的老百姓一起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贺龙接着说:“自从我们离开洪湖以来,一直是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得不到充分时间的休整,给养困难,伤员增多,是什么原困呢?就是我们没有牢固的根据地。俗话说,野鸡有个山头,白鹤有个滩头,红军没有根据地咋行呢?毛委员为什么能在江西领导红军打破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我们从前在洪湖为什么能打胜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根据地,有立足的地点嘛!现在,我们打开了房县,总算有了一块根据地。你们回来了,去理个发,洗个澡,换换衣服,美美地睡一觉,好好休息几天,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吧!”

新的战斗果然很快就来到了。7月下旬,敌五十一师纠集了六个团的兵力从东面向房县进犯,红三军主力急赴保康寺坪一带阻击去,房县城内只留有二十二团和军部特务营防守。这时,均之敌张连三部又从北面向房县进犯,贺龙将军亲率诚内留守部队去连山坡迎击。经过激战七天七夜,守住了阵地,等来了从寺坪撤回的二十三团援军,以少胜多,将张连三的四个团大部歼灭。

在连山坡阻击战斗期间,时值雨季,大雨滂沱,山洪燥发,房县北门河水猛涨,从阵地上抬下来的伤员不能过河进城,都被阻在河的北岸。这时,贺龙和军部的几个同志也从阵地上回来,贺龙一见此情便果断地说:“雨下这么大,伤员可不能拖延时间啰!,会凫水的人都下水去背伤员过河。说着,他卷起裤筒,背起一个伤员就跳入水中。其他会水的同志也接二连三的背着伤员“扑通、扑通”的往下跳,涉水过河了。

“同志们!贺龙同志亲自背伤员过河了,我们要争取时间,组织抢运啦!”这呼喊的声音激励着北门河两岸的军民一个抢运伤员过河的紧张场面十分动人。

贺龙往返背了几个伤员过河以后,来到了伤员张明才的担架跟前。他深情地看着这个年仅16岁的小战士,亲切地呼唤着张明才的绰号:“老鼠子”,然后说道:“不要紧,医生就在对岸,过了河,马上送你上医院。”贺龙说着,每下身去,就要背他。张明才不肯,要自已过河。

“乱弹琴,你腿挂花了,不要说走不成,就是走得成也不能过河啊!来,不要扭扭捏捏的,还有别的伤员呢。”贺龙说罢,硬是把张明才背到了他的身上,在湍急的河流中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张明才被感动得热泪直淌。他的泪水同贺龙背的前两名伤员的血水,在贺龙将军身上留下了班斑污痕。这血和泪的痕迹,记载着贺龙将军对战友们的爱心和深情,也在张明才的心坎上铭刻着他对贺龙军长永不消逝的崇敬记忆。

尊民俗已先行

贺龙将军率领红三军进入鄂西北,先解放了均县城。均县是我国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所在地,境内道教古建筑颇多,道人在群众中威望很高。为了争取广大群众,集中打击敌人,在进入均县之前的石花街前委会上,贺龙指出了尊重道人道规和民风民俗的指示,作出了保护庙宇庙产的决定,规定了不准烧菩萨、打道士,不准在庙宇里住兵、养马,不准对群众的迷信活动说讽刺话的纪律。并且以身作则,率先力行。

情浓于血浓于水的意思,情浓于水还是情浓于血!

红三军攻占均州城后,为给攻城牺牲的红军战士选择一块安葬坟地,贺龙偕同邓中夏、柳直荀等军首长察看多处,最后选定在净乐宫内已成废墟的龙坡平台。但是,贺龙将军知道这件事关系到道规民俗,必须得到净乐宫道方的同意,方能行事。所以,贺龙将军又专程来到张爷庙,拜谒净乐宫的主事人张道人。他走进殿门,正值张道人闭目打坐,他没有打搅道人的静思。然而,耳敏目明的张道人听到有人前来,睁眼看去,只见一伙与往日装束不同的军人走到面前,慌忙起身道:“长官驾临,贫道未迎,请恕贫道不礼之罪。”说罢,便要躬身下拜施礼。贺龙一见此情,急忙上前扶住,然后说道:“张道长不必这样,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旁边跟着的一个警卫员插话介绍说:“道长,这是我们的军长贺龙”。刚才贺龙的一举一言已使张道人为之感动,接着警卫员说出了贺龙的名字,又使张道人为之一惊,张道人急忙稽首施礼道:“久仰久仰,贺将军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果真如此,今日得见,乃贫道终生之荣幸。”接着,贺龙说:“今天来看望你,我们有一事相求。”张道人爽朗地问:“贺将军尽管吩咐,贫道一定遵从。”贺龙说:“这次攻城战斗中,我军牺牲了几位优秀的战士,我们看到贵宫龙坡那里是块荒废的地方,打算……”。未等贺龙把话说完,张道人已明其意,便满口应允:“可以,可以”。贺龙等人听后异常高兴,随即又同张道人攀谈了一阵。据张道人讲,他出家在武当山后,跟师兄徐本善道总学习了一些武当功夫,每日坚持演练,慢慢地领略了一些习武养身之诀,已能几天不食仍能打坐、习武。受贺龙将军的邀请,张道长当众演练了太极拳、二指功、玄武棍等拳术。贺龙看后连声称赞武当山拳法名不虚传,并拜托张道人给武当山道总徐本善捎信,不日上山拜谒,请多关照。张道人欣然应道:“请将军放心,贫道一定遵嘱,把信捎到。”说罢,客人告辞,张道人一直把贺龙等人送到宫门,怀着敬佩的心情目送着这位平易近人的将军远去。

红三军占领均州,又攻打县,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极大惶恐,急调鄂北豫西各路人马向均县驼扎的红三军阵地进犯。因此,当时贺龙将军决定翻越武当山,进伐房县城。6月9日撤离均州城,向武当山上运动。6月12日,贺龙亲自指挥了十八盘阻击大战,重创十倍于我之敌。是日傍晚,红军集结紫霄宫一带进行休整。当时,武当山道总徐本善耳闻目睹红军尊重道教民俗的严明纪律,打富济贫的革命主张,认为“这样的仁义之师,真是亘古未有”,深为敬佩。他听说贺龙将军到紫霄宫来的消息后,亲率道徒五十余人到紫霄宫东天门迎接,以礼相待。他在把客人引进客厅,相互交谈时,红军首长诚恳真挚地对徐本善说:“武当山是全国有名的道教圣地,我们部队不能在这里打仗,影响道教活动。我们准备走,但有件事找道总商量,望道总行个方便。”徐本善说:“将军有什么话就直说,你们领导穷苦人打天下,我们非常同情,有什么困难,贫道当尽力相助。”贺龙一听徐本善的话,感到道方深明大义,便直接了当地说道:“你们出家人,慈善为本,世人皆知。我们部队由于长途行军打仗,目前有二、三百名伤病员,行军有困难,想留在这里养伤医治,道总看有什么困艰没有?”徐本善思索片刻之后答到:“贵军伤员都是穷苦人,又有伤病,贫道理当留下调治。但我们的条件差,吃饭问题还过得去只是山上太冷,我们的被子少,要伤员两人合盖一床将就点过;再是伤员要换上道家的衣裳,以防不测呀!”贺龙等人听罢,高兴地笑着说:“这都不算什么问题,好办、好办。”这样谈妥以后,徐本善忙命道徒把西道院全部腾出安顿伤病员住,作为红三军的后方医院,军司令部、贺龙将军的办公室和卧室均设在父母殿里,并指派专人暗中保卫贺龙的安全,尽力提供库存物资,协助护理病伤战士。贺龙于14日离开紫霄宫,临别时,向徐本善赠送黄金二十两和银元三十块,并以紫霄形胜,冠以道总徐本善的伟樵之号,书写“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的楹联一副相赠,以表示答谢道方盛情,这也成为贺龙将军情洒武当名山的珍史佳句。

红三军撤离武当山后,道总徐本善偕同其高徒水合一、罗教培、王教化、尹教圣等人,多方采药医治留下的红军伤员,设法保护红军战士的安危,待陆续痊愈,分三批送到房县境内,使这批伤员安全归队。1932年,匪首马老七得知贺龙赠金一事,带众威逼徐本善交出,徐拒不交,与匪在紫霄宫内拼搏。匪于数日后,埋伏万松亭,将徐本善暗杀。道人王教化于解放后将他珍藏50年的红军赠送的银元献出,为文物橱窗增彩添色。

爱百姓胜亲人

贺龙将军率领的红三军部队,曾在武当山北麓的老营宫、元和观、孙家湾一带住扎过,也在当地留下了一些与民交往亲密、情浓于水的传说。

现今的老营宫原名玉虚宫,它是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山时的大本营,原有宫殿堂房2200多间,因在明清时期常有兵马住宫扎营,故被俗称老营宫。1931年贺龙率兵也曾住此并在老营富召开过攻打县的战前动员大会。在老营官东南方的好汉坡上有个叫回龙观的地方,是一座仅有十余间字道房的小观。在这回龙观上有家饭铺,店主人叫怀邦才,他有一个结拜兄弟叫胡志同,二人意气相同,情如手足,均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不满。胡志同曾拜武当山道人为师,练就一身武功。当时,怀、胡两人亲眼所见红军纪律严明,打击豪霸,为民除害,申张正义,爱护工农,都对红军非常敬佩,便不约而同地想叫自己的儿子参加红军,去为穷苦百姓打关下。他们两人经过了一番商量,要把儿子亲手交给贺 龙将军。有一天,怀、胡两人专程来到贺龙住处,见到贺龙将军说明来意之后,一致要接贺龙将军到他们家去作容客。贺龙对他们为子报名参加红军的义举非常高兴,大加赞赏,满口答应了盛情邀请。当晚,贺龙将军在怀邦才家里作客,饮了太和茶,喝了老黄酒,吸了均州早烟,同怀、胡二人谈得十分亲切、热火。第二天一大早,胡志同的妻子带着儿子小山来接贺龙将军去他家作客。怀邦才关了店门,俩口子带着他们的儿子大山也去了胡家作容。吃饭时,众人争向贺龙将军敬酒奉菜,贺龙也一一回敬众人,唯独这位请客的主人胡志同不吃肉,贺龙觉察忙问是怎么回事?胡志同说他曾拜武当山道人为师学习武功,不能开斋。贺龙听后笑道:“练拳人讲究的是武道,还是可以吃肉的,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啰!”贺龙说着笑着把半碗肉扣在胡志同的饭碗里了。胡志同说:“那从今天起,我们兄弟俩的两个儿子就托付给将军了啊!”贺龙高兴地说:“邦才,我看你这名字就叫怀才吧!老胡叫志同,我们今天相聚,可以称之为“怀才相遇,志同道合’,你们说是不是?”怀、胡二人一听都高兴的笑了,胡志同端起饭碗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开斋”了。

情浓于血浓于水的意思,情浓于水还是情浓于血!

在老营宫以西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孙家湾的大村庄。孙家湾住有名叫江福泰、罗玉昌的两户人家,他们两家相距不远,关系融洽。据说,红三军部队在孙家湾住扎时,贺龙将军曾住在江福泰家里。在距离孙家湾数里之遥的马家岗,有一伙二百之众的农民自卫武装,为首者名叫杨万善。这个杨万善世代务农,幼读私塾,拜师习武,学得一身高强的武功,为人耿直,厌世不公,领头组织大刀会,后改称自卫团,目的在于保境安民。贺龙将军知晓此情后,曾托江福泰、罗玉昌找杨万善做工作,希望他率部参加红军,杨万善也知道红军是为人民打天下的军队,曾派其部下给红军送去猪肉、大米等物慰劳,并在武当山地区配合红三军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参与打过几次仗。但由于杨万善心存顾虑,江福泰、罗玉昌没有把杨说服,但仍是贺龙将军的朋友,他们依然来往。7月,贺龙率兵从房县奇袭谷城敌军,返归途经孙家湾,时值罗玉昌的大儿子娶媳归喜庆期间,罗玉昌举办喜宴招待贺龙将军。席间,贺龙将军从交谈中得知罗玉昌原有一对双喜瓷坛,因闹洞房命将其中一个瓷坛打毁,贺龙命随从将他从湖南老家带来的一个双喜瓷坛捧来,赠送给了罗玉昌,让其配对成双,以表祝贺,成为当地人们传闻的佳话。

8月,贺龙将军率兵在连山坡击败张连三的那天晚上,雨仍在下着,他和一批随行人员来到沙沟河畔半山腰上一户人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躲雨。

“军长!你衣服全湿透了,喊老乡开门进屋里去躲躲雨吧!”

“不,老乡们刚睡,不要打扰他们。

“军长!到老乡家中弄点饭哆吧,你中午吃的饭,到现在十几个钟头了”。

“不忙,等天亮了再说,现在不兴惊动老乡们哟!让人家好休息呀!

他们的这些对话,被躲在屋内窗口的房主人张秀发听着了。她知道屋外边来了军队,但不知是什么军队,吓的她闭住气、伸着头,向窗子外而窥视着。突然一个闪电猛闪,使她看清了屋外来的那些军队穿的不是黄军装,而是灰衣服,头上戴着斗笠,胳膊上还扎有红布条。啊!她明白了他们是她在房县线里见过的那些红军,不是糟踏百姓的白军、她的胆子犬了,把门打开,伸头探问:“下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站到外边,咋不进屋里坐?”一个人上前走近门口说:“谢谢你,老乡,不麻烦你罗!我们是红军,你不要害怕。”张发穷刚听完这句话,又是一个闪电,使她看到了红军战士浑身湿透的衣服,她赶忙急促地说:“快,快,快进屋里来躲躲雨吧!”她把两扇木门开得大六的,挚诚的央求语气中流露着痛爱和懊悔的心情,

大伙进到屋里,张发秀点着灯,搬来凳,叫大伙都坐下了。”刚才;我还以为你们是北边来的国民党军队来抓人,抢东西哩!所以,把我吓得不敢开门,你们可莫见怪啊!”张发秀很不好意思地说。

“北面来的张连三军队已被我们消灭了,他们抢不到东西罗!”

“河里涨了多么大的水,你们咋过来的?

“红军嘛!人人都会泅水,水越是涨得大,我们越是要打仗啊!”

“听说你们红军里面有一个贺龙,能呼风唤雨,所以一打仗就下雨,一下大雨你们就打胜仗,是吗?”

这时,坐在屋内上方一把椅子上的那个身材魁伟,浓眉黑胡,年龄较大点的红军哈哈一笑,“你这话是听谁个说的呢?”张发秀瞪大着眼睛对着那位问话的红军辩解着说:“我们房县这里人都这么说吧!”一个红军战士指着那个笑着问话的人对张发秀说:“你看,他就是我们红军的贺龙军长!”张发秀听后一愣地望着贺龙将军。

贺龙又笑了笑说:“我们红军,是工农子弟的兵,都是穷苦人出身。因为,我们是为穷苦大众谋利益的军队,所以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越是下大雨,越要找机会消灭敌人。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是欺压劳苦大众的军队,他们怕吃苦,怕打仗,一下大雨就睡觉,当然打败仗罗!这就是越下大雨,红军越能打胜仗的原因,并不是我是什么能呼风唤雨的龙啊!”

加山贺龙将军的一席话,把张秀发说得哈哈直笑,使她心里豁然一亮。张发秀赶忙烧了半锅开水,叫大家喝,顺手又打了四个荷包鸡蛋,送到贺龙面前:“军长,先喝碗蛋汤,暖和暖和身子,我再给你们大家做饭吃。”

贺龙将军把接过手的鸡蛋汤放到旁边的小木桌上,说:“谢谢你罗!我们不喝蛋汤,也不吃饭,等一会儿,我们下山去吃。”

“我们庄稼人做活路要吃饭,你们打仗也要吃饭吧,不吃饭咋行?”张发秀找理由说。

“我们人多,你家人少,我们吃你的一顿饭把你家的一个月粮食吃了,咋办。”贺龙笑着回答。

“要不是为了我们,用轿子接也把你们接不来。这么老远来了,不吃饭可不行啦”张发秀又说。

“那好吧!”贺龙将军笑着说:“你把好酒好菜留着,等到把反动派统统消灭光了,我们到你家来,喝一杯胜利酒。”

“那一天,晓得是哪年哪月才能来?”张发秀依然怀着挽留的盛情问。

贺龙将军满怀信心地说:“不要好久,胜利一定会到来,一定会到来的!”说他向张发秀告别,带着他的红军战士,饿着肚子走了。

春雷轰鸣,山河巨变。十八年后,新中国诞生了,贺龙将军的预言实现了,人民群众的盼望变成了现实,鄂西北人民对贺龙,对红军的怀念依然,贺龙将军对鄂西北人民的情谊如故。

1953年5月,时任国家领导人的贺龙同志给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发了一份八百余字的加急电报,详细询问武当山道人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事项,他没有忘记曾经支持工农革命、为红军伤病员掩护治疗的宗教界的爱国人士。

1964年4月,时任房县化龙公社武装部长的刘志祥受全县人民的委托,到北京出席全国民兵群英大会。会期中的一天,刘志祥正在翻阅文件,突然传来亲切的问声:“哪位同志是房县的代表?”刘志祥赶忙起身迎向问话人说:“我是房县的?”那位找他的同志说:“贺龙同志请你去作客!”刘志祥一听,兴奋极了,他在心中暗想:“贺龙!这不是房县人民熟悉的贺老总吗?三十多年了,他还在惦记着房县!”时间未容他多想,刘志样跟着请他的来人坐进了停在饭店门口的一辆小车。车上还坐着一位首长正在等着刘志样,经来人介绍,他是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大将,是受贺龙元帅之托专门来接刘志样的。

刘志祥坐在车上,心里想到快要见到贺帅了,想到他所知晓记忆的往事:那时候,刘志样还是个小孩,他父亲在给贺龙同志挑水做饭。他听父亲讲过,贺老总待人亲切和气,多次跟他父亲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干革命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消灭反动派,建设新的国家。”他记得有一次,贺老总和他父母一起来到化龙堰乡政府,他晓得后就连忙跑到乡政府去了。他父亲向贺龙军长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贺龙高兴地把他抱起来,连声说道:“快快长大,长大了当红军,行吗?”当时,贺老总和红军战士们一样,戴着一顶小斗笠,打绑腿,穿草鞋,所不同的是贺老总留着小胡子。他想着想着,小车“喀嚓”一声刹住了,贺帅的家到了。

高 刘志祥刚下车,就一眼瞅见从屋里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啊!敬爱的贺龙元帅,他老人家迎面而来了。刘志祥三步并着两步走,走到贺帅身边,想把事先准备的一串串话倾吐出来,可是,他一下子紧张得说不到了。还是贺龙先开口,他握着刘志祥的手说:”你是湖北房县的?”刘志祥拘束不安的回答:“是的”。“千里宾客,欢迎!欢迎!”贺龙说着,拉着刘志祥的手向屋子走进。大家坐下后,贺龙深情地说:“房县是个好地方,我1931年在房县呆了几个月,结识了好多房县人。”接着又递烟,又倒茶,吃着水果、瓜子、拉起了家常。贺龙和蔼、慈祥的目光,亲切的谈吐,使刘志祥鼓足了勇气主动说道:“元帅,那时我见过你。”

“哦!你在哪里见过我?”贺龙问。

“你在房县时,我父亲刘友德给你做饭。一次,我父亲领你到我们村,我见过你的。”刘志祥说。

“刘友德!我想起来了。细高个儿,他现在在哪里?”贺龙间。

刘志祥便将他父亲在1932年死于洪湖的事告诉了贺帅。贺龙听后,沉默片刻,说:“是呀!为了革命,我们有许多好同志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人们是永远怀念他们的。”

接着,贺龙又向刘志祥问到房县的变化,群众现在家里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刘志祥一一作了汇报。贺龙一边听,一边点头,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勉励着刘志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永远跟着共产党,把革命工作干得更好。临别时,刘志祥表示记下了贺帅的教诲,他用双手紧握着贺帅那双温暖有力的大手,激动地说:“元帅!房县人民想念你啊!请你抽时间回房县去看一看。”贺龙高兴地答应了。

是呀!贺龙元帅在六十多年前亲手创建的鄂西北根据地的时间虽然是那么短暂,但他在鄂西北人民心中留下的革命情谊,似丰碑,比武当山高,胜汉水,源远流长。

下期继续,请加关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