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汲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光辉著作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全书分为18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91篇重要著作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不仅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飞跃、新境界的权威读本,更是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的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恰逢我院读书月活动,本人通过对第五卷的初步学习,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刻感悟其蕴含的思想伟力,力求汲取奋进力量,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一、在深学细悟中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所贯穿的核心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容形成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关键历史节点。在此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第五卷,我深刻感悟到,无论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还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无论是在大国博弈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还是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第五卷通过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两个结合”的深刻阐述,进一步揭示了“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取得一切成就最根本的保证。通过学习,我更加自觉地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二、在融会贯通中感悟人民至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色
“人民”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温暖底色和核心关键词。第五卷深刻昭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和根本立场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书中的一篇篇重要论述,无不体现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情怀,彰显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
与前几卷相比,第五卷更加系统地阐释了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我们所守护的公平正义,正是人民群众最核心、最关切的利益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想问题、做决策、办案件,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我们不仅要办好每一起案件,更要通过高质量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在守正创新中厚植法治情怀,筑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基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用大量篇幅深刻阐述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书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以法治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作为一名身处司法一线的法律人,学习第五卷使我更加坚定了法治信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拥护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始终心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办案不偏私,裁判不枉法,用严谨的法理分析和清晰的逻辑论证,增强裁判文书的说服力和司法公信力。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既要“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也要注重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在胸怀全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