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争做新时代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守护者和传承者

廉政党课:争做新时代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守护者和传承者
    同志们:
    今天,根据年度学习教育安排,我围绕“家风”这个主题,和大家作一次交流。为什么要讲家风?因为家风看似个人小节、家庭私事,但对党员干部而言,它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这深刻揭示了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联系。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现实和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以良好家风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源源不断的“家庭内生动力”。
    一、回望历史: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承中汲取家风建设的智慧与力量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教子典故,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传世家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治家智慧和道德准则。这些优良的传统家风,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价值追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节约,“公则生明,廉则生威”的处事原则,穿越历史长河,至今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是我们涵养家风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更是形成和传承了光荣的红色家风。毛泽东同志给子女定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立下“十条家规”,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教育孩子“看白戏”是占国家便宜,陈云同志严格要求家人“不凭关系、不凭‘条子’、不搞特殊”。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党性原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修身齐家的光辉榜样和行为标杆。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思想,还是我们党的红色家风传承,都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家风正,则作风正;家风纯,则政风清。一个党员干部的堕落,往往是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开始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砥砺党性、锤炼作风的“必修课”。
    二、正视现实:深刻认识不良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巨大危害与腐蚀
    近年来,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族式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家风败坏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有的领导干部把家庭当成“权钱交易所”,配偶、子女、亲属利用其影响力大肆敛财,形成“腐败共同体”。有的甘当“慈父”“孝子”,对家人请托办事有求必应,用公权为家人谋取私利。有的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对家人失管失教,导致“衙内”作风、“坑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公私不分、亲情错位,把对家人的爱异化为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他们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家庭谋私的工具。他们在家风建设上“失守”,最终导致在廉洁防线上“崩溃”。现实的教训是惨痛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堤坝”一旦溃决,腐败的“洪水”便会乘虚而入。对个人而言,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对组织而言,家风问题绝不是“生活作风”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政治生态的“大问题”。它像一种“政治病毒”,极易在家庭内部传染,并向社会蔓延,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严重污染一方的政治生态。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切实增强抓好家风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投身实践:争做新时代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守护者和传承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自身正、自身硬,还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把家风建设作为一项具体的、实在的、必须抓好的工作来落实。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四个带头”:
    一要带头做到廉洁修身,筑牢家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干部自身的廉洁是家风建设的根本。要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放在首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动,为家庭成员树立一个最好的榜样。
二要带头管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