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国庆中秋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要求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国庆中秋是人民群众出行旅游、亲友团聚的高峰期,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期、敏感期。我们必须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二)这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关键举措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双节期间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易碎品、是硬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以”万无一失”的底线思维和”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三)这是检验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重要标尺
做好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对我们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责任担当和工作作风的现实考验。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和侥幸心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切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精准研判形势,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节日特殊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
1.人员流动聚集风险剧增
双节期间预计将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交通运输压力空前加大,旅游景区、商场超市、餐饮住宿等人员密集场所将迎来客流高峰。据预测,今年双节期间全国公路客流量将达5.8亿人次,铁路发送旅客1.2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人员高度聚集易引发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对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2.生产经营活动强度加大
部分企业为赶工期、抢任务,可能存在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现象,设备设施长期运转易出现故障隐患。同时,节日期间员工思想容易松懈,安全管理容易出现漏洞,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行为风险增加。特别是危化品、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3.恶劣天气影响不容忽视
秋季是极端天气多发季节,据气象部门预测,双节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西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早霜冻,南方部分地区仍有高温天气。恶劣天气极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旅游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
(二)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隐患
道路运输方面,”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农村道路安全设施不完善,事故发生率较高。铁路运输方面,部分线路设备老化,节假日大客流对运输组织和设备保障带来压力。民航方面,极端天气对航班正常运行影响较大,机场地面安全管理需高度关注。
2.消防安全风险持续高位
随着气温下降,用火用电用气需求增加,火灾风险上升。高层建筑、老旧小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地区消防设施不足、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灾防控能力有待提升。
3.旅游安全管理面临考验
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地等将迎来客流高峰,部分景区可能超出承载能力。玻璃栈道、高空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压力增大,涉水、登山等旅游项目安全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加强。此外,自驾游、露营等新兴旅游方式快速发展,安全监管存在盲区。
4.危化品和矿山安全风险
危化品企业储罐区、装卸区等重点部位安全管理需强化,部分企业特殊作业审批不严格,承包商管理不到位。矿山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风险较高,尾矿库安全度汛和冬季防冻工作需提前部署。
(三)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新挑战
1.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监管空白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外卖配送、网约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安全监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无人机、露营、剧本杀等新兴休闲方式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相关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亟待完善。
2.安全生产基础仍不牢固
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专业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地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安全管理
虽然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但部分公共场所仍需做好人流管控和应急处置准备。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等重点部位安全管理不能松懈,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三、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抓好双节期间安全生产各项防控措施
(一)道路交通和水上运输安全专项整治
1.强化路面交通管控
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大路面巡查执法力度,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在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重点路段设置临时执勤点,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的检查。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客运站场、码头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
2.加强重点车辆安全管理
对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重型货车等重点车辆开展全面安全检查,严禁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海事部门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超载航行等违法行为。
3.完善应急交通保障
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要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和预警提示。针对可能出现的拥堵路段和时段,制定疏堵保畅方案,备足应急救援力量。要做好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处置准备,必要时果断采取限行、停运等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二)旅游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防控
1.严格景区流量管控
旅游部门要督促景区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对网红打卡地、玻璃栈道等风险较高的景点和项目,要严格安全评估,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坚决关停。景区要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巡逻检查,在险要位置增派人员值守。
2.强化游乐设施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开展全面检查,未经检验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停止使用。督促运营单位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要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3.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
商务、文旅、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重点整治消防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大型活动安全许可制度,对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类文化、体育、商贸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人员密集场所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完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1.深化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
应急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危化品企业”国庆中秋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重大危险源、储罐区、装卸环节等关键部位。严格特殊作业审批管理,严禁节日期间开展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督促企业加强值班值守,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2.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严格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环节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合理设置烟花爆竹燃放区域和时段,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节前要组织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强化油气管道安全保护
油气管道企业要加强管道巡检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节日期间油气稳定供应。要加强与沿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
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重点检查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情况。严格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禁节日期间抢工期、赶进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要坚决停工整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检查,确保供水、排水、供热等设施安全运行。
2.深化城镇燃气安全整治
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检查,重点排查餐饮等公共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隐患。加快推进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违规使用燃气等行为。加强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安装使用情况检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3.强化农村建房安全管理
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安全管理,严禁违法违规建房。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农村建房安全水平。节日期间要组织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风险。
(五)消防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
1.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消防救援机构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中秋国庆消防安全保卫战”,重点检查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养老院、医院等重点场所。深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推广简易消防设施,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商场超市、旅游景区等场所的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开展全面检查。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行。要公布特种设备安全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3.强化电力和供排水安全保障
电力部门要加强电网运行监测,做好电力负荷预测,确保节日期间电力稳定供应。供水部门要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排水防涝部门要做好城市内涝防范准备,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六)工贸行业和其他重点领域安全管理
1.深化工贸行业安全整治
应急管理部门要重点抓好冶金、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节日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停产检修,确需检修的要制定专项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2.加强校园和医院安全管理
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重点整治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等隐患。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医院安全管理,重点做好消防安全、医疗废物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等工作,确保医疗秩序稳定。
3.做好农业农村安全工作
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严厉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等行为。做好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管理,指导农户安全使用沼气。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安全检查,确保度汛安全。
四、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安全生产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