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国企党委2025年前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牢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主动权,统筹谋划、守正创新,持续推动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文化培育与价值塑造深度融合。党委牢牢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企业治理全局的关键位置,既强化顶层设计,又注重基层落地,形成了以“思想引领为纲、文化滋养为魂、文明实践为基”的工作格局。通过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凝练形成“三聚焦三提升”工作路径,使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士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政治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凝心铸魂增智要求,提升理论武装引领力
    公司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固本、强能、走深、走实”持续发力,在制度上夯基固本、在形式上守正出新、在转化上注重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企业见势、见效、见行。
    一是强化“两个结合”,全面夯实政治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统筹研究部署、任务清单化推进,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紧扣“四个同步”要求,把意识形态责任落实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监督,推动理论学习、政治体检、问题整改、成果转化一体推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的整体跃迁,形成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
    二是念好“四字诀”,系统提升学习质效。始终高举旗帜,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位任务,突出“全、新、用、研”四字要领——在“全”上,原原本本学、系统覆盖学,做到理论学习不留盲区;在“新”上,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用”上,贯通“讲党课—主题党日—基层微课堂—一线微论坛”链条化设计,打造“每周党建小课堂、时政周报、晨间早读”等轻量化载体,推动“学—思—用”闭环;在“研”上,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突出调研式学习、案例式学习、情景式教学,做好形势政策与法治宣传教育,开办读书班、研修班,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促使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步打造党建品牌矩阵,用“铸魂工程”“强基工程”等抓手,把“学的成色”转化为“干的成效”。
    三是用好“三字法”,做优做强理论宣讲。立足组织化推进、项目化运作、精准化到达,持续打磨“理论宣传二人讲”品牌,聚焦“训、精、实”三字法提升宣讲穿透力与到达率。在“训”上,围绕主题选定、队伍建设、组稿演练开展体系化训练,规范课件标准与表达范式,提升宣讲员政治素养与表达能力;在“精”上,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历次全会精神,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与员工关切,精心选题、深度研题、精准解题,做到理论阐释有高度、案例解析有温度、方法指引有力度;在“实”上,坚持“四进宣讲”机制,进车间、进班组、进项目、进社区,打通面向职工群众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以通俗化语言、场景化呈现、互动化交流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前三季度累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百余场,覆盖上万人次,实现从“文件到位”向“思想到位”“行为到位”的有效转化。
    (二)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企业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竞争力。公司党委把培育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兴业,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企业文化体系。
    一是坚持以文兴业,厚植发展根基。党委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注重从企业数十年发展史中提炼精神内核,把一代又一代职工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奋斗故事,凝练升华为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以“担当、诚信、创新、共赢”为文化主脉,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产业文化等多元资源,建构企业独有的文化体系,让干部职工在精神传承中找准方向,在价值共识中凝聚力量,在发展实践中砥砺前行。
    二是坚持以文育人,涵养价值认同。党委紧扣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统筹推进文化载体建设与内容创作,推出文化读本、影像专题、人物故事、先进事迹等系列作品,形成“历史叙事+价值解读+人物群像”的立体化文化叙事体系。通过讲述企业故事、展示典型人物、传播先进理念,把文化精神由“口号”变为“故事”,由“文件”变为“行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文化建设既注重思想高度,也注重情感温度,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基层渗透,确保文化理念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三是坚持以文赋能,拓展实践场景。党委紧扣时间节点、发展任务和社会关切,策划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紧扣传统节日、季节时序,开展论坛、沙龙、座谈,营造企业与社会共振的文化氛围;紧扣社会公益与责任担当,持续推进助学、助老、帮困等活动,把文化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紧扣文化传播与交流,打造“企业文化讲堂”“职工文化周”“青年文化创意展”等品牌活动,让企业文化走进校园、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过“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文铸魂”,实现文化建设与人才成长、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凝心聚力的软实力和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三)聚焦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提升精神文明新动力
    文明是最持久的力量,也是最深沉的支撑。公司党委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抓手,着眼于思想塑造、行为养成和价值导向同向发力,不断厚植干部职工的精神底色,汇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文明力量。
    一是践行文明品格,涵养责任担当。党委持续开展“文明风尚建设年”“职业道德提升年”等主题实践,紧扣思想教育、作风转变、职业素养等环节,推动干部职工在细微之处见修养、在点滴之中显境界。以“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善意”为核心导向,明确正反面行为清单,把文明要求转化为可遵循、可操作的具体标准。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专题研讨等方式,帮助职工校正思想偏差、化解思想困惑,引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形成知行合一的文明自觉。
    二是凝聚集体力量,激发奋进动能。党委注重把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群体化力量,广泛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干部职工自觉投身志愿行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向基层,在助农兴农、关爱儿童、服务群众中传递温暖、彰显担当。文明创建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向社会延伸、向基层辐射,展现了国企职工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是培育文化自觉,引导向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