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组织部干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日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意义重大。我们齐聚于此,深入剖析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旨在汲取教训,筑牢防线,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干部队伍。接下来,我结合近期案例研究,分享四点体会。
一、初犯溯源:洞察思想滑坡起点
在梳理近三年全县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时,发现干部堕落常始于对“第一次越界”的妥协。看似不起眼的“首次之举”,实则是思想蜕变开端,如堤坝蚁穴,不及时察觉封堵,终将致堤坝崩塌。某街道原党工委副书记王某,首次收受企业老板以“拜年”之名暗藏两万元现金的水果时,虽反复推脱,但在对方劝说下自我宽宥,心想“不取大额,仅此一回”。此后,收受财物价值渐涨,从“被动接纳”到“主动相助”,堕落轨迹清晰。某县直部门原办公室主任李某挪用公款案亦是如此。他起初临时应急借五千元,后因家中装修、炒股亏损不断增加借款,直至审计被发现。其“临时应急周转”是对公权力滥用,“下个月归还”是自我麻痹。干部思想蜕变是渐进过程,“第一次”选择至关重要。面对诱惑,干部常以“下不为例”等借口放松要求,一旦有首次违规,易陷入恶性循环,丧失原则底线。组织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起草干部管理文件、组织廉政教育活动,应注重分析引导干部“第一次”心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二、盲点审视:揪出日常监督漏洞
日常工作中,我们多关注重大项目审批、大额资金使用等明显廉政风险点,却忽视一些看似平常环节,这些“日常盲点”如暗处炸弹,危害干部队伍和事业发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考察常重业绩和政治素质,对干部社交圈子、生活作风考察不深入。部分工作出色干部生活中有赌博、嫖娼等不良嗜好,若选拔时未发现,会影响干部队伍形象和工作能力。且选拔程序存在不规范,如民主推荐拉票贿选、考察评价不客观等,可能导致选拔干部不符要求。干部培训工作中,注重内容形式却忽视廉政风险。部分培训机构为逐利降低标准、与学员不正当往来,培训经费使用也存在虚报、挪用等问题,影响培训质量和组织部门公信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虽有制度,但操作有漏洞。一些干部篡改年龄、学历等档案信息,若不及时纠正,影响选拔任用和管理公正性严肃性。
三、强化监督:完善机制堵塞漏洞
针对“日常盲点”,组织部门要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