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党校2025年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县委党校2025年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根据县委党校的教学安排,我有幸参加了2025年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党纪等内容,并围绕“守规矩、负责任、办好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通过这次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我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新的提升,理想信念得到了新的锤炼,党性修养得到了新的加强。按照培训要求,我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先进典型,深入查摆自身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党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加党校学习的主要收获
    这次党校学习,对我而言,既是一次理论的“再充电”,也是一次精神的“再补钙”,更是一次思想的“再淬炼”。
    (一)理论武装得到新强化。通过系统学习,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理想信念得到新加固。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我再一次深刻感悟到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深刻感悟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我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才能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都“乱云飞渡仍从容”。
    (三)党性修养得到新锤炼。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通过与同学们的深入交流,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党性“体检”。我对照党章党规,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焦裕禄、谷文昌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深刻认识到,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必须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加强锤炼,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我深刻反思,感到自己在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深”和“用”的差距。一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强。虽然能够按照要求参加集体学习,也注重个人自学,但学习中存在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满足于“学过了”“知道了”,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缺乏追根溯源、融会贯通的钻劲,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够深入、不够持久。二是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还存在“两张皮”现象。比如,在思考民政办公室工作时,习惯于凭经验、套旧例,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的能力还不够强,未能完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创新思路、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在政治信念方面,存在“敏”和“锐”的差距。一是对“国之大者”的领会不够深刻。虽然能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但在思想深处,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有时未能完全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进本职工作。比如,对民政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的战略高度还不够。二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待加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错误言论,虽然能够做到不信不传,但缺乏旗帜鲜明进行斗争的勇气和自觉。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有时认为是小事,没有从维护党的形象、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高度去认识和抵制。
    (三)在宗旨意识方面,存在“情”和“实”的差距。作为民政干部,本应与困难群众有最深厚的感情,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深入基层不够主动。多数时间是坐在办公室处理文稿、协调事务,虽然也下基层,但往往是带着任务去,直奔主题,与困难群众坐下来、拉家常、听心声的时间少,对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诉求,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身入”有余但“心至”不足。二是服务群众不够精细。在工作中,有时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认为只要把上级交办的任务完成了就行,主动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意识不强。比如,在处理一些群众来信来访时,虽然按程序进行了转办,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跟踪问效不够,未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四)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闯”和“韧”的差距。一是开拓创新精神有所弱化。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有时产生了求稳怕乱的思想,习惯于按部就班,满足于完成常规工作,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劲头不足。比如,在办公室文稿服务、会务保障、督查督办等方面,创新举措不多,工作亮点不够突出。二是攻坚克难的韧劲不足。面对一些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工作,有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急躁心态,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狠劲。在工作中,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为局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前瞻性意见建议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
    深刻反思以上问题,根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改造有所松懈。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拧得不够紧。随着环境变化和工作条件的改善,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化,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所下降,未能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放松了对党性的锤炼。
(二)理论武装不够扎实。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做具体事务的,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理论学习是“软任务”,导致在学习上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