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关于2025年1-9月文明养犬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解决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养犬问题,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城市公共环境,根据《XX市养犬管理条例》、《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XX区城市管理局于2025年1月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本次行动坚持系统性治理与靶向性整治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25年1月至9月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目标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饲养犬只的家庭数量持续增加,犬只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遛犬不牵绳、犬吠扰民、犬只随地便溺、流浪犬滋生等不文明、不规范养犬行为,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也对公共安全和邻里和谐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XX区城市管理局将文明养犬治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旨在通过专项行动,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1.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XX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养犬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2.规范重点区域养犬行为:显著降低公园、广场、主要街道及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遛犬不牵绳、犬粪不清理等不文明现象发生率。
3.有效管控流浪犬问题:建立常态化巡查与收容机制,妥善处置流浪犬只,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4.构建长效常态治理机制:探索并建立一套“政府监管、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养犬人自律”的长效管理体系推动文明养犬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二、专项治理行动的阶段性部署与实施
为确保专项治理行动有序、高效推进,我局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分阶段实施方案,将行动划分为宣传动员、集中整治与巩固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与部署
此阶段的工作核心是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我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铺开宣传工作。在线上,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本地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文明养犬倡议书》,解读养犬管理相关法规条款。在线下,组织执法队员深入景区周边、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各大居民小区,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市民详细阐述犬只登记、强制免疫、法律责任及违规处罚标准等关键内容。据统计,此阶段共计发放宣传资料超过8000份,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5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对文明养犬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集中排查与整治
在前期宣传铺垫的基础上,我局转入集中整治阶段,以“宣传引导+日常巡查+集中整治”的组合拳模式,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重点治理(源文件)。
一是聚焦重点时段与区域。针对不文明遛犬行为多发于清晨和傍晚的特点,我局启动了“黎明和黄昏行动”,于每日早6:00至8:00和晚6:30至8:30两个时段,组织执法力量在重点区域进行机动巡查与定点值守。
二是强化联合执法力度。针对流浪犬抓捕、犬吠扰民等治理难点,我局第一执法中队联合局养犬管理办公室,开展“拉网式”巡查行动(源文件),对发现的无主犬、流浪犬进行及时捕捉,并按照《XX市收容暂扣犬只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其安全送往市级指定的犬只收容站进行妥善安置。
三是严格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巡查中,执法人员坚持教育劝导与依法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初次违规且情节轻微的行为,以劝导教育为主;但对于遛犬不牵绳、纵容犬只随地便溺且不清理等行为,经劝导后拒不改正的,则依据《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果断开具罚单,予以行政处罚。这一举措有效强化了法律的威慑力。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与长效管理
进入9月,专项行动重心逐步转向成果巩固和长效机制建设。我局持续保持日常巡查力度不减,严防不文明养犬行为反弹回潮。同时,积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着手研究制定《XX区文明养犬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力求将专项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推动形成“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治理新格局(源文件)。
三、主要工作成效与数据分析
经过近九个月的持续努力,我区文明养犬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面貌和公共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1.执法与劝导成果显著:专项行动期间,我局累计组织各类巡查行动超过400次,执法人员覆盖全区主要公共区域。据初步统计,共规劝和纠正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约650起,其中遛犬不牵绳、犬便未及时清理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持续的巡查与劝导,养犬人“遛犬须牵绳,粪便要清理”的意识普遍增强。
2.流浪犬得到有效管控:我局与相关部门协同,加大了对流浪犬的捕捉和收容力度。截至目前,共计捕捉并妥善安置流浪犬75只,有效降低了流浪犬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和安全隐患。所有被收容的犬只均已移交至市级专业收容机构,接受后续的检疫、领养或安置程序。
3.依法处罚形成有力震慑:在坚持教育为主的同时,我局对少数恶劣、顽固的违法行为保持了“零容忍”态度。行动期间,共依法立案查处不文明养犬案件25例,罚款总金额约1.8万元。处罚的主要依据为《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XX市城市绿化条例》等法规中关于“携犬出户未采取安全措施”或“未即时清理犬只粪便”的条款罚款金额依据情节从50元至1000元不等。这些执法案例的公开,起到了“处罚一例、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应。
4.犬只登记纳管工作有序推进:在巡查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积极引导市民按照规定办理犬证。通过与社区、宠物医院等机构的联动宣传,我区犬只登记办证率稳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9月,我局直接或间接引导市民新办理犬证超过120个,为实现犬只的溯源管理和规范化治理奠定了基础。
四、关键举措与治理模式创新
本次专项行动不仅在于解决眼前问题,更在于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1.建立“刚柔并济”的执法模式:我局在实践中探索出“柔性宣传”与“刚性执法”相结合的管理路径(源文件)。“柔性”体现在广泛的普法宣传、耐心的现场劝导和人性化的服务引导,旨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行为自觉,推动文明养犬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主动转变(源文件)。“刚性”则体现在对屡教不改者的依法严惩,明确执法的底线和法律的权威,确保治理效果。
2.构建“网格化+机动化”的巡查体系:为实现监管全覆盖、无死角,我局将网格化管理与机动化巡查相结合。一方面,依托现有的城市管理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