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系统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拼搏,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其意义尤为重大,责任尤为艰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更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系统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开展“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下面,我讲八点意见。
一、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引领未来的核心引擎。当前,市场环境最新讲话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我们的监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创新贯穿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拓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系统总结近年来在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被国家部委采纳并在全国推广的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要敢于在“无人区”探索,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谋划实施一批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改革举措。要积极探索涉*改革新举措,在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大局中展现市场监管部门的新作为。同时,要大力推动“微改革”提质扩面,鼓励基层单位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小切口、精准化的制度创新,让每一个基层单元都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活力的策源地。通过一系列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举措,破除束缚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构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一流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人才,催生一流的产业。市场监管部门作为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接触最频繁的政府部门之一,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要坚持以市场主体的感受为第一感受,以市场主体的评价为第一评价,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在准入环节,要持续打造便利快捷的准入环境,全面推行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确保企业开办时间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水平,力争实现高频涉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取”,让企业“进门”更容易。在发展环节,要积极打造助企成长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深入企业问需纾困,提供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精准帮扶,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在监管环节,要着力打造包容审慎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基于信用风险的分类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留足空间。今年的目标是,在全国工商联的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我们的市场监管指标企业满意度排名要稳中有升,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要力争达到95%以上。
三、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环境,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主力军,必须亮明态度、扛起责任、主动作为。要强化公平竞争的刚性约束,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预防和纠正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市场主体意见集中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对行政性垄断的监管执法力度,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要持续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紧盯平台经济、医药、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部署,今年下半年将对垄断案件进行集中梳理和通报,我们要确保本市在相关领域的执法工作经得起检验。通过强有力的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一视同仁、公平参与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宏伟蓝图。
四、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天职,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接体现。消费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关系到消费潜力的释放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消费维权综合治理,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主责、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要深入推进放心消费行动,以创建放心商店、放心网店、放心景区、放心市场为载体,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提升消费供给质量。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预付式消费侵权、网络购物“套路”、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办一批典型案件,曝光一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消费投诉举报是反映问题的“晴雨表”。今年第一季度,全系统受理的各类投诉举报和咨询共计375975件,办结368441件,办结率达到98%。要继续保持高效的处置效率,确保消费投诉按期办结率稳定在98%以上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五、聚合要素资源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着标准、知识产权、质量、计量、认证认可等关键要素资源,这些要素是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必须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大局。要集成市场监管要素资源,深入实施标准化、知识产权和质量强市三大战略。在标准化方面,要围绕本市重点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制定高水平的技术标准,抢占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制高点。在知识产权方面,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严厉打击专利、商标侵权行为,同时要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推动更多高价值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质量发展方面,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培育一批“*制造”的优质品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加快关键技术能力建设,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前瞻性地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检验检测平台和技术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这些工作的有机结合,将市场监管的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能。
六、坚守安全底线思维筑牢市场监管主责主业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重任,这“四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的全链条监管能力。食品安全方面,要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