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XX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党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前一阶段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效与经验,并对下一步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自全市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作为市直机关的“第一方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其中,展现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行动自觉。整个学习教育过程组织有力、推进有序、成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责任传导层层压实。工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实方案,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靠前指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责任链条。整个过程,先后组织专题学习20余次,召开推进会5次,确保了学习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根基筑牢夯实。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通过领导领学、个人自学、支部研学、专家辅学“四学联动”模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特别是针对2025年中央提出的作风建设“50条硬性要求”,组织了专题解读和研讨,确保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据统计,学习教育期间,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150余篇,开展专题研讨30余场次,理论武装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问题导向鲜明树立,查摆整改动真碰硬。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共收集到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0余条。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截至目前,清单内的65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根治。
    四是警示教育触及灵魂,纪律防线加固筑实。坚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参观了市廉政教育基地,并选取了近年来市内外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这些“活教材”,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警醒,清醒认识到纪律的“高压线”碰不得,作风的“警戒线”越不得,进一步增强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五是服务大局成果丰硕,学用结合走深走实。坚持将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过作风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例如,机关内部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会议数量和文件数量同比分别减少了20%和15%,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在服务基层方面,建立了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先后有4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帮助解决了涉及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0余个,切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
    总的来看,这次学习教育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淬炼、思想洗礼和作风锤炼。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提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工委领导班子,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不足、保持清醒,深刻把握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任务。当前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我们面临的考验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更高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四风”问题出现隐形变异,极具顽固性和反复性。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持续加大,一些不正之风改头换面、潜入地下。有的“文山会海”穿上了“信息化”外衣,各类工作群、APP泛滥,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有的违规吃喝转入“一桌餐”、单位食堂,更加隐蔽;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为“只微笑不办事”的“软钉子”,或者以“程序复杂”“规定如此”为由消极应付、推诿扯皮。这些新动向、新表现,对我们的辨别能力和斗争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制度执行存在“温差”,长效机制仍需完善。虽然我们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上紧下松、逐级递减的现象。有的制度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给执行留下了“模糊空间”;有的制度执行缺乏刚性,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导致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没有真正发挥出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何让制度的“牙齿”真正咬合,形成有效震慑,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是成果转化不够均衡,“学用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在学习教育中,少数同志仍然存在“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倾向,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有的满足于读了多少文件、记了多少笔记,但在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破解工作难题上思考不深、办法不多。学习成果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服务群众的本领,这种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要下更大力气去打通。
    四是担当作为精神有待提升,“躺平”心态偶有显现。在持续高压的正风肃纪态势下,个别干部产生了“洗碗越多,打破碗的几率越大”的错误思想,出现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苗头。有的在面对改革发展深水区的矛盾和问题时,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闯劲,习惯于等上级指示、看别人行动,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本领恐慌”。
    同志们,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过硬的作风作为坚强保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好作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工作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赢得民心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把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进行到底。
    三、深化拓展、常态长效,奋力开创机关作风建设新局面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日不可偏废。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务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此,我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必须在深化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作风问题根源在于思想。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一要推动学习分层分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学一层,在掌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上作表率;青年干部要系统学,打牢理论根基,补足精神之“钙”。二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研讨式学习等模式,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比如,可以围绕“如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课题,选取XX区在精简报表、统筹督查考核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复盘分析,让大家在具体案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公开讲话”。三要强化学习成果转化。建立“学习—调研—实践”的闭环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深入实践研,每年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第二,必须在健全制度机制上持续用力,做到“刚性约束、标本兼治”。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一要对标中央要求抓好制度“立改废”。围绕中央最新出台的作风建设“50条硬性要求”,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