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牧和水利局乱象整治行动工作计划

XX县农牧和水利局乱象整治行动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农牧水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我县农牧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深挖彻查农牧、水利领域的各类乱象和背后的腐败问题。通过集中整治,净化行业风气,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治理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和作风保障。
  (二)工作目标
  自2025年9月起,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乱象整治行动,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问题线索全面清零。对存量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新增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响应和处置机制,实现动态清零。
  2.重点领域乱象得到根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混乱、农村供水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3.长效监管机制基本健全。针对整治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加快建章立制,形成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预警及时的长效监管体系。
  4.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通过整治和教育,全局系统干部职工法纪意识、规矩意识和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高位推动。成立局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压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2.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入排查梳理问题清单,靶向施策,精准打击,务求实效。
  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严厉查处具体问题,又要深刻剖析问题根源,从制度机制上堵塞漏洞,实现源头治理。
  4.坚持开门整治,群众参与。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群众代表参与评议,让整治成果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二、重点整治领域与任务
  (一)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县部分村社仍存在“三资”管理混乱、资产流失、干部侵占等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必须以雷霆之势,斩断伸向集体资产的“黑手”。
  1.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核实,摸清“家底”。
  在全县范围内,对2021年以来的村级财务账目和集体资产资源进行一次拉网式、全覆盖的清查。以“村级自查、乡镇复核、县级抽查”的三级联动模式,重点清查账目不清、收支不实、白条抵库、非正常核销、资产未入账等问题。截至2025年9月,据初步统计,我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约为28.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2.8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5.7亿元;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如耕地、林地、草山等总面积约180万亩。本次清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将每一分资金、每一项资产、每一寸资源都登记在册、纳入监管。针对清查出的问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逐一销号清零。
  2.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体系,扎紧“笼子”。
  严格执行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现象。强化“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资源发包、工程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必须经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并将决议内容、实施过程和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从制度上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
  3.强化重点环节监管,盘活“资产”。
  针对资源发包、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交易机制,符合条件的原则上应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防止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对于清查出的闲置、低效利用的集体资产资源,如闲置校舍、厂房、机动地、虫草采挖点等,要积极探索通过公开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在畜牧业领域,严格规范牲畜采购、流转等环节,全面推行“一畜一档”制度,通过佩戴电子耳标等信息化手段,对牲畜的来源、品系、健康状况、交易记录等信息进行全程追溯管理,严防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倒买倒卖等违规操作,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和集体资产安全。
  (二)聚焦水利行业突出问题,保障工程安全与民生水利
  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必须严肃整治水利行业存在的顽瘴痼疾,确保每一项工程都建成安全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1.严厉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投标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我县近三年来实施的所有水利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重点核查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施工单位资质是否与合同匹配、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履职到位。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责令整改,依法依规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市场禁入。在项目建设管理中,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2.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群众饮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当前,我县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特别是分散式小型供水工程,存在标准不高、管护不到位、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
  短期内,严格落实乡镇(街道)的属地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和水利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这“三个责任”,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我局已统一制作并下发“农村供水服务明白卡”至每家每户,公布了各片区管水员和县级监督电话,确保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置。
  长期来看,要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按照“能延则延、应延尽延”的原则,加快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将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寨逐步纳入县供水公司的统一管理范围。力争到2026年底,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对于地处偏远、暂时无法纳入统管的区域,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规程第7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等最新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化改造提升,并探索建立专业化的管护队伍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管护,彻底解决管护能力不足的问题。
  3.加强水利项目资金使用监管。
水利资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要对水利项目资金的申报、拨付、使用、决算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对项目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