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中心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夏去秋来,硕果飘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大家齐聚一堂,召开新学期的开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部署新学期的各项工作,动员全校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的一学年,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教育改革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谨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全体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回望过去,成绩斐然,信心倍增。展望未来,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创新局面,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大课题。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收心会、动员会,更是一次明方向、鼓干劲的誓师会。希望全体同仁能够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共同开启学校发展的新航程。
一、回顾既往,在砥砺奋进中坚定发展自信
过去的一学年,是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校上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教学质量提升实现新突破。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常态化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3421”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数据分析显示,上学期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优良率同比提升了5.3个百分点,在全县同类学校的质量监测中位居前列,这充分证明了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的辛勤付出和在教研活动中的智慧碰撞。
师德师风建设呈现新风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组织学习先进典型、开展师德承诺、举办红色文化教育系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特别是深度挖掘XX地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和“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班会活动不仅是对学生的思想洗礼,更是对教师队伍的一次深刻党性教育和师德锤炼,全校形成了风清气正、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校园安全防线筑起新屏障。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上学期成功举办的“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代表、社会监督员走进后厨,零距离了解食品采购、加工、留样等全流程,极大地增强了食堂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这一举措,成为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体现了对学生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此外,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交通安全与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工作均扎实有效开展,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师生创造了安全、和谐、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100余名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它雄辩地证明,学校的干部教师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学校的发展战略是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这些成绩,为新学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予了大家应对挑战、勇毅前行的强大底气和自信。
二、审视当下,在时代变局中明确前进方向
当前,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阵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时代使命,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当前,教育已经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这意味着,过去那种依赖规模扩张、硬件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为核心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大家在课程建设、课堂效率、学生评价、教师发展等每一个环节都追求卓越,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水平治理。
精准把握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机遇。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新范式,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育数字化绝非简单的“设备+应用”,而是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模式的系统性重塑和教育评价的科学化转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广应用,为促进教育公平、共享优质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否抓住并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将直接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严格遵循规范化管理的刚性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部在2025年部署开展了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并发布了新版的《负面清单》,涵盖了招生、教学、考试、安全等5个维度16项内容,为学校办学行为划定了清晰的红线。这一行动的背后,是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它要求大家必须摒弃任何不合规的办学思维和管理惯性,严格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从课程开设到作业布置,从校服采购到课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得起检验。规范管理是底线,更是保障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无论教育形态如何变化,技术手段如何更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方向不能动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路径也在不断丰富。如何将思政教育、科学教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德育模式,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都是必须深入思考和破解的时代课题。
认清形势,方能行稳致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校上下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也要正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和学校发展战略上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三、部署未来,在务实笃行中开创发展新局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新学期,学校将以创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质量学校”为目标,聚焦五大关键领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思想育人新高地。
这是所有工作的中心轴。必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深化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育人的主阵地。二是擦亮红色品牌。要持续利用好XX县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教育”的实践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血脉,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是强化心理护航。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强心理辅导室,完善筛查预警和干预机制,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四是凝聚育人合力。要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社区共建等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第二,聚焦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数字化浪潮。一是深化平台应用。要推动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