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委组织部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

XX市委组织部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
    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及市委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系统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明确方向,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重点任务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部机关全体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组织工作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聚焦“凝心铸魂”,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我们始终将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能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我们创新开展了“书记领学·全员践学”系列活动,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各级党组织书记跟进领学,形成了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学习格局。上半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80余次。我们重点实施了“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举办了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180人次,有效增强了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二是拓展培训渠道,确保学习全覆盖。我们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市委党校主阵地,上半年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及专题培训班58期,培训干部8900余人次。同时,我们大力推广“XX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发推送精品微课程120余个,平台注册率和活跃度均保持在98%以上,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满足了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聚焦“选贤任能”,锻造担当作为的过硬队伍
    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一是优化干部选育管用机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上半年共调整配备市管领导干部126名,其中提拔重用65名,进一步交流48名,轮岗13名,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显著增强。我们注重在重大任务、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有计划地选派了3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XX新区、XX经济开发区、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关键岗位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
    二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细化落实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5名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我们加强了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信访举报等成果,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函询和诫勉,做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时,我们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28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三)聚焦“强基固本”,夯实坚强稳固的战斗堡垒
    我们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五基三化”提质增效行动,上半年完成了对全市312个村、85个社区党组织的全面摸排和分析研判,按照“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等次进行分类定级,为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据。我们持续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力度,通过选派第一书记、专家指导、项目扶持等方式,成功整顿提升了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是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我们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在农村,深化“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上半年全市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25.6万元,同比增长12%。在城市社区,推广“党建+智慧政务”服务模式,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7%。在国有企业,开展“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有效保障了XX特大桥、XX能源基地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聚焦“人才赋能”,构筑创新驱动的发展高地
    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一是精准施策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围绕我市XX制造、XX材料、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链,我们组织专家编制并发布了《XX市2025年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为精准引才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对“XX英才计划”系列政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修订,提高了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资助力度,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多措并举拓宽招才引智渠道。上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XX之约”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组织5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赴XX、XX等高校密集区开展校园招聘,共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42名、硕士研究生215名,以及各类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00余名。我们还积极推动市校、市企合作,与XX大学、XX研究院等建立了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柔性引进了12个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是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我们设立了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整合了18个部门的服务职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项目申报、落户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全周期服务。上半年,共协调解决了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出入境便利等“关键小事”150余件,让人才在XX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五)聚焦“先锋引领”,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
    我们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彰显先进性。
    一是打造先锋模范的实践载体。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了“红帆领航·建功XX”先锋行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将党员的身份亮出来、责任扛起来。上半年,全市共组建各类党员突气队210余支,在XX重大项目建设、XX流域生态治理、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攻坚克难,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二是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我们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意、解民忧。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党员干部通过“四个万家”等活动,累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超过1.2万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政策执行的穿透力有待加强。部分政策和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中梗阻”现象,上级精神和要求传导至基层末梢时出现衰减,一些好的政策设计在具体执行环节打了折扣,未能完全释放其应有效果。
    (二)狠抓落实的韧劲有待提升。有些工作部署后,跟踪问效、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面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缺乏“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的恒心和韧劲,攻坚克难的锐气有所减退。
    (三)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有待增强。在一些常规工作中,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强。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部分产出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与高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三、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三季度是全年工作的“黄金期”和“攻坚期”。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高标准、更快节奏、更实作风,全力推动下半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我们将把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一是压实整改责任。针对巡视反馈的3大类18个具体问题,逐一建立问题、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