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三化”建设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三化”建设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相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我县“三化”建设年行动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会议已经传达了上级有关精神,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坚定信心中砥砺前行
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纪委监委的有力指导下,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三化”建设年行动为总抓手,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呈现出坚定稳妥、有力有序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辛勤付出、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政治监督精准有效,护航大局作用凸显
始终将政治监督摆在首位,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制定专项监督清单,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深入一线开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政治监督检查3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政治偏差问题超过百个,有力保障了政令畅通和发展大局。特别是在“XX县2024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纪检监察组织全程介入,确保项目廉洁高效推进。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深化“三水统筹”,通过深入排查整治,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存在的乱排乱放问题,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二)惩治腐败高压常在,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持续增强
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们整合反腐败全链条力量,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截至7月底,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15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50件,立案审查调查78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约1200余万元。在查办案件的同时,注重做实“后半篇文章”,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2份,督促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实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三)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日常监督、集中检查、明察暗访、交叉互查等手段,形成监督合力。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各类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46次,严肃查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起,处理2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我们还加大了通报曝光力度,对6起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集中整治动真碰硬,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坚持人民至上,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的项目资金使用、惠民政策落实等环节,严肃查处了一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例如,我们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清查核实集体资产资源,推动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更好保障。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共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30余个,查处相关违纪违法案件25件,让人民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
(五)队伍建设从严从实,纪检监察铁军形象更加彰显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更高标准、更严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扎实开展全员培训和实战练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150余人次,通过跟案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分享案件查办技巧和工作经验,有效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和法治化水平。同时,主动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坚决防治“灯下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二、正视问题,保持清醒,在深刻反思中找准方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第一,监督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有待加强。当前,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的有效贯通还不够顺畅,监督力量的统筹整合尚有不足。“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力量统筹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有时还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监督合力未能最大化发挥。如何把政治监督更深度地融入重点项目、重大任务的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
第二,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变异性不容小觑。经过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明目张胆搞的少了,但转入地下、穿上“隐身衣”的现象时有发生。违规吃喝转入“一桌餐”、私人会所,公款旅游披上“考察培训”外衣,收送礼品礼金借助快递、电子红包等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更加隐蔽,发现和查处的难度更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躺平”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策落实和事业发展。
第三,案件查办的质效和震慑力仍需提升。虽然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但从查办的案件来看,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依然易发多发,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交织。部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的能力还存在短板,存在“不愿查、不敢查、不会查”的问题,导致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未能得到及时有力的惩治。案件查办的综合效果,特别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系统治理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新时代新要求还存在差距。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深刻变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斗争精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干部对金融、国企、信息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不深,面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复杂案件时,感到本领恐慌。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上,也需要持续加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决战姿态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三化”建设年行动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
(一)深化政治监督,在护航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
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推动政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一要聚焦监督重点。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XX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等核心任务,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民生工程等关键领域,建立监督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县委的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二要创新监督方式。要从“被动”监督转向“主动”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列席重要会议、开展专项调研、进行廉政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深化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三要强化监督效能。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强化跟踪问效,督促整改落实,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确保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保持高压态势,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上取得新突破
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能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能改变。一要突出查案重点。紧盯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国资国企、金融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等问题。要深化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那些向民生“奶酪”伸手的,坚决斩断其“黑手”。二要提升办案质效。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审查调查,把案件质量作为生命线,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加强对问题线索的集体研判和规范管理,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三要强化系统施治。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将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深入剖析典型案件,挖掘腐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