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活动上的致辞(2)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活动上的致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同志们: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满载收获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激之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全国第41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它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安全、温馨、富有童趣的环境中开启人生的美好篇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机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步伐加快,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我市成功入选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全省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屡获佳绩,展现了我市职业教育的雄厚实力和卓越风采;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保持稳步提升,一大批优秀学子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是大家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要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弘扬教育家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教师成长成才、教书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大格局,是一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大品行,是一种潜心问道、矢志创新的大学问,是一种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大情怀。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优秀典范。下面,我想用几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一、胸怀天下,铸魂育人显“大格局”
    在我市偏远山区的一所小学,有一位名叫张老师的乡村教师。他扎根山区教育三十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山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师资匮乏,但张老师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他深知,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动员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孩子义务辅导功课;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在课堂上,张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山区孩子走出大山,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胸怀天下、铸魂育人的大格局。
    在这里,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张老师等所有心怀家国、启智润心的老师们!希望广大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关注时代发展,把握教育规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为人师,立德树人展“大品行”
    在我市一所中学,有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王老师。她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王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耐心倾听,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她总是以理服人,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有一次,班上的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王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找这名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在王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这名学生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王老师的班级里,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王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内涵,展现了立德树人的大品行。
    在这里,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王老师等所有德艺双馨、行为世范的老师们!希望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锤炼人格品质,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潜心问道,以文化人见“大学问”
    在我市一所高校,有一位知名教授李老师。他是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李老师深知,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培养学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李老师还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用自己的渊博知识和严谨治学态度,诠释了“潜心问道、以文化人”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以文化人的大学问。
    在这里,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李老师等所有博学善教、业务精湛的老师们!希望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成为有扎实学识的“大先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现“大情怀”
在我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有一位名叫刘老师的特教教师。她从事特教工作十五年,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着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特教工作充满了挑战和艰辛,这些孩子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患有智力障碍,有的患有肢体残疾,他们需要更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