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8月基层组织工作文稿合集50篇(心得发言参考)

2025年6-8月基层组织工作文稿汇编(50篇)
目录

1.答好选育“全”字卷 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 4
2.“声”入人心让党员教育培训更有效 7
3.“选育管用”全链条锻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10
4.把握“四个坚持”书写党员教育培训“更”字篇 14
5.谋定于先 下好村级换届“先手棋” 17
6.筑好“成才舞台” 让人才活力涌流成潮 20
7.把握“既与又” 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23
8.点燃党建“红色引擎” 释放基层治理大动能 26
9.引才育才留才 绘就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29
10.执笔答题 写实农村党员教育“更”字篇 32
11.办活乡镇党校 建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加油站 36
12.让农村党员教育更固本、强技、见效 40
13.用心用情用行 让党课入田间、入心间、入实景 43
14.点题、析题、解题 答好农村党员教育知行卷 46
15.紧扣村情、村需、村业 讲好农村微党课 49
16.“三聚焦”推动党课教育提质增效 52
17.党员教育培训要“党味浓、鲜味足、实味满” 54
18.聚焦农情农技农事 让党员教育“因农施训” 57
19.选才育才留才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60
20.识才聚才留才 绘就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63
21.抓实抓细抓常 让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66
22.抓实质、据实情、重实际 把党课讲出味道来 69
23.让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欣欣向荣 71
24.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振兴沃土 74
25.以“党建红”引领乡村“人才兴” 77
26.识才、强才、留才 以人才之能推动乡村发展 81
27.用好用活警示教育“醒脑良方” 84
28.党员教育片要突出故事性、思想性、实效性 86
29.以“党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89
30.问需、问计、问效 让党课教育入脑入心 92
31.党员教育片要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95
32.@村书记后备力量 练就硬本领 当好接班人 99
33.@组织部 听我说“谢谢您” 101
34.党员教育电视片要突出政治性、专业性、实效性 104
35.“全链蓄源”为村干部后备力量注入活水 108
36.“才”聚乡村绘就振兴“新画卷” 110
37.微党课要讲好“身边事”引起“心共鸣” 113
38.识才重才爱才 绘就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115
39.以“选育管用”激发村级后备力量内生动力 118
40.“三聚焦”促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蹄疾步稳 121
41.“问需问计问效”让党课教育走深走实走新 124
42.从有形到有效 “红色细胞”澎湃新兴动能 127
43.向心、向新、向行 让微党课“以小见大” 130
44.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133
45.优管优育优用 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135
46.打造“三圈” 解锁党群服务中心的暖心攻略 139
47.“三化融合”激活机关党员培训“动力引擎” 142
48.党员教育管理要以“小”见“大”见“真”章 145
49.用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打造乡村振兴金名片 147
50.“引育用留”全链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150

答好选育“全”字卷 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严格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各基层党组织应以“两委”换届为契机,聚焦后备力量培养关键环节,答好“基础题”,下好“先手棋”,让一批批政治硬、能力强、群众爱的“新鲜血液”扎根基层,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能。
    “全链”选苗育苗一体化,夯实人才根基。“好苗子”是育强队伍的基础,选育衔接才能避免断层。在选拔环节,基层党组织要打破“守着家门口选人”的思维,把在抢险救灾中冲锋向前的“急先锋”、矛盾调解中善于化解的“和事佬”、致富路上带头示范的“领头雁”纳入视野。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多元化考察方式,把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为民情怀。要注重在实践中识别干部,既要看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也要考察日常工作的实绩,更要听取基层群众的真实评价,把“群众点头”的人选进来。选进来更要育得好,需“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特别要重视在重大任务、复杂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健全“传帮带”等机制,由优秀选派干部、乡贤五老等担任帮带导师,帮助后备干部快速成长,实现从“潜力股”到“实力派”的转变,让他们在重要工作中经风雨、壮筋骨,从“后备”真正迈向“实干”。
    “全岗”用苗管苗协同化,激发队伍活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用得好、管得住”,用管结合才能避免“闲置”和“走偏”。在换届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用为本”的理念,将优秀后备干部放到最能发挥他专业优势的岗位上,比如,让懂产业的干部负责乡村振兴,善调解的干部分管民生服务。这种“人尽其才”的用人导向,既是对干部个人能力的充分尊重,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教育培训,结合岗位需求和干部短板,通过集中授课、田间课堂等多元形式,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让“学得精才能干得好”成为共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全过程监督,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制度约束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严管”与“厚爱”并重。这种“使用中培养、管理中提升”的模式,有效促进后备干部的健康成长,为基层治理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全域”保障机制长效化,筑牢发展基础。后备力量培养是关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不是“一阵风”,需久久为功才能避免“短期效应”,必须保持定力、持续发力。一方面,要着眼当下,通过科学规划将后备力量建设与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避免换届结束就“松劲”;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既要完善政策保障,更要注重情感维系,通过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者等群体加入后备队伍,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态。同时,要建立科学的“成长档案”,确保培养质量,动态掌握后备干部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整培养策略,实现培养过程的闭环管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后备干部队伍,才能让他们在基层有奔头、有干劲,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声”入人心让党员教育培训更有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固本培元、铸魂育人的重要法宝,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关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