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激活招商引资“源动力”,提升产业创新“含金量”,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案例文章)

XX区:激活招商引资“源动力”,提升产业创新“含金量”,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全国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XX区作为南京市的经济强区,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奋进姿态。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中,XX区位列全国百强区第二十一。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其2024年高达3181.1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和5.0%的稳健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与“创新生态”双轮驱动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坚持精准施策,以超常举措构筑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XX区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系统性思维和精准化举措,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一)聚焦“招大引强”,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XX区始终将招商引资视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生命线”。为破解重大项目落地慢的难题,XX区聚焦企业从洽谈到投产的全过程,创新性推出“在谈即保障、签约即预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建成即投产”的全链条审批服务新模式。通过流程再造与部门协同,成功将重大项目审批周期由198天大幅压缩至123天,审批效能提升了38%。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招商团队“走出去”增添了十足的底气。2025年,XX区计划年内赴境内外开展“嵌入式”招商活动30场,积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今年6月,招商团队远赴欧洲,在XX国成功举办产业合作交流会,并正式揭牌成立了XX区产业创新中心XX国工作站,当场签约10个合作项目,展现了强大的国际吸引力。在招商策略上,XX区注重“链式思维”,成功招引商业航天领域的龙头企业XX航天后,立刻乘势而上,精准对接其核心供应商XX空间,成功吸引其将总部迁至本地,形成年产超千套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集群效应。
    (二)聚力“创新驱动”,激活科技赋能“主引擎”
    XX区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区域内坐拥XX大学、XX航空航天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以及XX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为将这些宝贵的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XX区举全区之力支持XX山科技城、XX科技城建设,打造创新策源地。为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XX区积极搭建高能级平台载体。全国首个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的落地,以及依托该中心启动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超市,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提供了便捷通道。XX大学医学院团队的“新型环状RNA药物”项目,正是通过这一机制成功在XX区实现签约转化。同时,XX区出台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勇闯技术“无人区”。
    (三)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保障“金名片”
    一流的营身环境是吸引力,更是竞争力。为给企业发展提供系统性、全方位的政策支持,XX区充分发挥“1+12”产业政策的集聚效应。该政策体系涵盖了总部经济、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12个重点领域,旨在为企业提供从初创、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政策设计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支持,实现政策红利的“应兑尽兑、能兑早兑”。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坚实的政策保障,让众多企业选择在XX区“二次创业”。扎根27年的XX利公司,启动第三次增资扩建,新厂房面积达2.7万平方米,年产值预计将冲刺20亿元。全球电气巨头XX电气同样选择再次加码投资,其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第二基地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致力于打造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未来工厂,为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市场提供更强支持。
    二、彰显发展韧性,以丰硕成果谱写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在“双轮驱动”战略的强力牵引下,XX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共同绘就了区域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一)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综合实力更加稳固
    经济体量的持续壮大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XX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1.14亿元,同比增长5.0%,经济总量稳居XX市首位。进入2025年,发展势头不减,仅前5个月,全区完成实际使用外资3.32亿美元,总量同样位列XX市第一,显示出强大的外资吸引力。作为XX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XX区以占全市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11%的GDP、22%的工业产值和25%的实际利用外资,投入产出效益十分显著。在全国百强区的激烈竞争中,XX区排名第二十一,再次印证了其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质动能加速涌现
    XX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4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更是高达55.4%,产业的“含新量”和“含金量”显著提升。在2025年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中,XX区共有16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XX市第一。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XX智能扩能项目、XX国能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制造项目等,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与此同时,一批高能级产业载体相继落成,于今年6月正式揭牌的XX产业园,聚焦信息通信和生物医药领域,力争在三年内集聚超过30家相关领域的科技企业,打造国际产业合作的新高地。
    (三)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科创森林枝繁叶茂
深厚的创新土壤孕育出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2024年底,XX区拥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113家,位居全省区县首位;上市企业总量达到49家,同样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创新成果的涌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XX区人才总量已达43万人,平均每6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在校大学生。当前,全区平均每天新增大学生就业120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