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卫健委的有力指导下,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夯实全民健康基石
我市始终将公共卫生安全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体系重塑、医防协同与精准服务,构建起坚实有力的公共卫生屏障,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一)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公共卫生挑战,我市稳步推进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顺利完成市级及下辖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所的职能整合与机构重组,构建了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疾控新体系。全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均已高标准建成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了指挥调度、监测分析、风险研判、应急处置的一体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安装完成率高达96%,正式应用率达到87.50%,大幅提升了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预警响应的灵敏度与准确性。通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全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9.37%的高水平,持续巩固和维持了血吸虫病、疟疾等重大传染病的消除状态。上半年,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态势平稳可控,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聚焦重点人群服务,完善全生命周期保障
针对“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我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健康服务。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已全面开设老年医学科,为老年患者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诊疗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成功打造了12家集医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并设立了6个老年心理关爱试点项目,预计到年底将实现所有县(市、区)的全覆盖,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需求。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方面,我市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全市已建成各类托育服务机构340家,实现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4.05个,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幼有所育”的难题,促进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深入推进“健康XX”行动,关键指标实现新突破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XX”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扎实推进15个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各项重点任务均得到有效落实。在2024年度的全区“健康XX”建设考核中,我市综合评价位列全区第3位,彰显了行动的卓越成效。截至2025年6月,我市多项核心健康指标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设定的2025年终期目标。其中,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96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此外,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等关键健康指标均持续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以“三医”联动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
(一)强化“三医”协同联动,构建改革新格局
2025年初,我市高规格召开了全市“三医”改革暨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明确了年度改革方向与核心任务。会议后,迅速研究并印发了《XX市卫生健康系统强化三医联动协同发展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这些文件聚焦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集中采购与供应保障等关键环节,为全市深化医改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操作指南,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的强大改革合力。
(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服务体系效能
我市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医联体、医共体的内涵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8个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和8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所有县级行政区实现了全面覆盖,乡镇卫生院的参与率达到100%,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和高效整合。其中,XX县凭借其在医共体建设和运营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自治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和自治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XX经验”。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发展硬支撑
为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提升硬件水平,我市一批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XX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XX县人民医院新院区、XX民族自治县人民医院XX分院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市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区域医疗服务方面的能力。同时,我市积极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机遇,系统谋划未来发展。经全面摸底,已向上级部门申报2024—2028年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预算4.20亿元;申报公立医院病房改造项目,总投资预算3.25亿元;申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三个工程”项目,总投资预算3.4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我市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并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全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保持动态清零,确保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现“应享尽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30种大病专项救治保持“应治尽治”,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我市大力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共选派了9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专家下沉至乡镇卫生院,通过驻点帮扶、巡回医疗、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此举不仅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建强了群众家门口的“健康驿站”。
三、打造特色健康产业品牌,谱写民族医药发展新篇章
我市立足本地丰富的XX民族、XX民族医药特色资源,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走出了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