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的总结报告
2025年上半年,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始终将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我办选派的驻XX镇XX村工作队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密依靠当地村“两委”,聚焦核心任务,勇于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系统梳理经验、精准发现问题、科学谋划未来,现将我办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我办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全面保障,为工作队在XX村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确保了帮扶工作方向明确、措施有力、成效彰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工作高位推进
我办党组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官主抓、班子共管、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对驻村工作的全过程领导和精细化指导。
一是坚持专题研究,精准把握帮扶方向。我办党组上半年累计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驻村帮扶工作。会议重点听取了工作队关于XX村产业发展瓶颈、基层治理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专题汇报,并就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的可行性、资金筹措方案及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审议,明确了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以产业项目为牵引的帮扶思路。这些专题会议为工作队在基层一线精准施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向指引,确保了帮扶资源能够精准投向最需要的领域。
二是坚持调研指导,深入一线破解难题。我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志将XX村作为直接联系点,上半年累计深入XX村开展实地调研指导3次。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与村民代表交流、实地察看项目现场等方式,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在调研中,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我办领导现场办公,主动对接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强力推动了连接村庄的公交线路规划与开通事宜,展现了机关单位服务基层的决心和行动力。同时,在防汛关键期,我办领导带队检查了XX村重点水域的安全防护措施,对防溺水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要求工作队必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三是坚持定期听取汇报,强化过程管理与督导。我办建立了“月报告、季调度”的工作机制,工作队每月以书面形式汇报工作进展,我办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听取工作队全面汇报。上半年,共组织听取工作汇报6次,全面审视了工作队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不足。通过听取汇报,我办及时掌握了工作队在推进项目时遇到的困难,并协调相关科室予以支持,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了各项帮扶任务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二)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帮扶工作物质基础
资金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兵马粮草”。我办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多渠道筹措并规范使用帮扶资金,为工作队在XX村开展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一是足额安排工作经费。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我办将驻村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予以优先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办为每位驻村工作队员核拨了2.5万元的工作经费,合计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工作队开展日常走访调研、宣传教育、组织活动等,确保了驻村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二是及时落实补助补贴。为保障驻村队员的基本生活,使其能安心、安身、安业地投入工作,我办严格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为队员发放生活补助,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了相应的交通和通讯补贴,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补贴约3.5万元。我办财务部门建立了清晰的台账,确保了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体现了组织对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
三是精准投入专项资金。在项目扶持上,我办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XX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经我办党组专题研究决定,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X万元,全额投入到XX村再生资源回收项目中。该笔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场地的硬化、水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键设备的采购。我办相关业务科室全程参与了项目预算的审核和资金拨付的监督,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规与高效,为项目的顺利落地和快速见效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
(三)支持工作队履职尽责,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在我办的有力支持和指导下,工作队与XX村“两委”紧密协作,上半年在党建、产业、治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是在党建引领方面,筑牢了战斗堡垒。我办指导工作队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协助XX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半年,协助组织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4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党员参学率稳定在95%以上。特别是在我办的统一部署下,指导工作队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专题党课、案例剖析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全村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同时,我办鼓励工作队创新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成功引导党员在防溺水、人居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
二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夯实了增收根基。我办批准并支持的再生资源回收项目成为上半年最大的亮点。该项目不仅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资源,更探索出一条绿色、循环、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在我办协调采购的新增打包机、叉车等设备X台(套)投入使用后,项目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日均回收处理废纸箱等可回收物达X吨以上。根据我办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的评估测算,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超过X万元的稳定收入,并建立起与脱贫户、监测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此外,该项目直接为村内X名村民提供了分拣、打包等长期稳定就业岗位,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三是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升了宜居水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办始终将解决群众的“心头事”作为衡量帮扶成效的重要标准。上半年,在我办的持续协调和大力推动下,连接XX村与XX城区的公交线路于2025年5月正式开通运营。这条线路的开通,彻底结束了XX村群众“出行难”的历史,极大便利了村民就医、就学和农产品外销,赢得了全村群众的高度赞誉。在安全生产方面,我办高度重视夏季防溺水工作,指导工作队联合村“两委”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压实责任。上半年,工作队牵头组织常态化巡查100余次,成功劝阻教育意图进入危险水域的未成年人20余人次。同时,在我办的积极争取下,已成功为XX村向区应急管理局申请调拨了一批包含救生圈、救生绳在内的应急救援物资X件(套),有效提升了村级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办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更高要求,驻村帮扶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一)产业支撑结构较为单一,长效发展基础尚不稳固。目前,XX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依赖新投产的再生资源回收项目,虽然短期效益显著,但“一业独大”的格局也潜藏着市场波动的风险。我办在调研中发现,村内缺乏其他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如何培育多元化的产业生态,构建更为稳固的长效增收机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内生发展动力有待增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XX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和乡村运营人才。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普遍老化,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不足。部分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参与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未能得到充分激发。工作队虽然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如何将“外部输血”有效转化为“内部造血”的可持续能力,仍是巨大挑战。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存短板,全面宜居水平尚有差距。尽管上半年在交通出行等领域取得了突破,但XX村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例如,村内部分道路尚未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数字乡村建设滞后,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短板不仅影响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制约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时常面临建设用地、配套资金等要素制约,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协调才能有效解决。
(四)对工作队的精细化管理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办作为派出单位,虽然建立了宏观的管理框架,但在对工作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