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交流发言(法治思想)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核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XX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法治XX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深学细悟,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伟力与实践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精髓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的政治原则和思想指引,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要深刻领会其政治性。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首要的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我们要不断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法治建设的强大效能,确保XX市的法治建设始终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稳步前行。
其次,要深刻领会其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法治建设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们的一切法治工作,从制定一部法规、办理一个案件,到化解一宗矛盾、提供一项法律服务,都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通过法治手段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再次,要深刻领会其系统性。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整体布局、协同推进,明确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必须摒弃“单打一”的思维,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在XX市的实践中,就是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系统性提升。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信仰、带头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本领,真正将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XX的生动实践。
二、笃行实干,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成效,体现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过硬担当上,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XX市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行稳致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强化高质量立法供给,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立法是法治的源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高质量的立法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近年来,我们坚持“小切口、大作为”,制定和修改了一批具有XX特色、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性法规。回顾过去几年,自2021年以来,我市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30余件,废止8件,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XX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最严格的制度保障。我们关注城市治理现代化,制定了《XX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XX市轨道交通条例》《XX市快递条例》,有效规范了行业发展,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心系民生福祉,制定了全国领先的《XX市基础教育促进条例》,并颁布《XX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在红色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创新性地开展跨区域立法协作,出台《XX市XX战役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成为区域协同立法的典范。
进入2025年,我们的立法工作将继续聚焦新业态、新模式的前沿法律问题研究,计划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研究制定相关促进和规范发展的法规规章,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法治跑道。
(二)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的法治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资本、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我们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自2023年行动启动以来,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们已全面建成市、县、镇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构建了“机制建设+智慧监管”新模式。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轮次执法人员综合素养提升行动,通过实战演练、案卷评查、技能比武等方式,参训人员覆盖率达到100%,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增强。我们聚焦涉企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监督整治行动,累计查处和纠正各类不规范执法行为超过百起,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我们着力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XX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确保所有重大决策都经过合法性审查。2024年,全市各级政府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近400件次,提出合法性审核意见超过500条,从源头上防范了法律风险。
我们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利剑高悬”,努力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和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在我们的努力下,XX市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近年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稳居前列。
(三)坚守司法公正最后防线,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正直。
我们大力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该平台自2023年全面建成以来,已整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了案件信息、证据材料的网上流转和共享。截至2025年上半年,通过该平台协同办理的案件超过5万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了15%,有效破解了“信息孤岛”难题,确保了执法司法各环节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
我们聚焦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小标的大民生”等专项执行活动。2024年,全市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超过1.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约8.5亿元,有力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市法院系统积极探索,其典型案例多次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2025年又有11篇优秀案例入选,展现了XX司法的智慧与担当。
在社会治理层面,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XX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市已建成市、县、镇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800余个村(社区)法律服务站(点),实现了法律服务“一站式”办理。2024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超过6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7%以上,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圆满完成“八五”普法规划,夯实法治社会建设根基?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