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常规巡察组巡察X镇X村等17个村党组织情况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十三届县委第八轮巡察第二常规巡察组于今年X月至X月,对XX镇X村等17个村党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在巡察期间,XX镇党委、相关职能部门以及17个村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巡察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有力配合,在此,我代表巡察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巡察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从整体情况看,近年来XX镇党委在带领各村党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这次“政治体检”,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对标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期盼,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相当突出。今天召开这次反馈会,就是要把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原原本本地反馈给大家,共同分析症结、明确方向、压实责任。下面,我代表巡察组,向大家反馈巡察意见。
一、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巡察主要围绕“三个聚焦”展开,即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建设情况。巡察发现,17个村党组织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在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差距
部分村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理解不深、研究不透,执行上存在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现象,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发展动力未能有效激发。
第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够深入,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巡察发现,部分村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停留在“刷白墙、修花池、种几棵树”的浅表层面,缺乏对产业兴旺这一核心要素的长远谋划和有力推动。例如,XX村前几年曾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生态采摘园”项目,但因前期市场调研不充分、技术支持不到位、后期运营管理跟不上,导致项目基本处于荒废状态,集体资金打了水漂,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有的村庄产业结构单一,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空壳,自我“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在破解发展难题上,等、靠、要思想比较普遍,主动作为、创新突破的精气神明显欠缺。
第二,落实生态环保政策不够到位,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尽管上级三令五申要求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但部分村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巡察中发现,XX村、XX村等村庄的垃圾转运不及时,村内坑塘沟渠存在“脏乱差”现象,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更有甚者,个别村干部对村民私自倾倒建筑垃圾、焚烧秸秆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这是“小事”,没有认识到其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危害。这种“重发展、轻环保”的陈旧观念,与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是必须坚决纠正的政治偏差。
第三,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村党组织对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治学习存在严重的“走过场”现象。“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学习内容与本村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满足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缺乏深入的研讨交流和转化运用。巡察组在检查学习记录时发现,有的村学习记录过于“完美”,内容千篇一律,甚至出现不同月份会议记录笔迹完全相同、内容高度雷同的情况,明显是后期补造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无法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和履职能力,更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二)在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问题突出
基层是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易发多发地带,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党的执政根基。巡察发现,部分村庄在管党治党上“宽松软”,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廉洁风险较大。
第一,“三资”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存在流失风险。“三资”问题是此次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多个村存在“白条”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账目不清、收支不实现象。XX村一笔高达15万元的道路维修款项,仅凭一张不规范的收据入账,缺乏详细的工程合同和验收报告,资金去向存疑。二是集体资产处置随意。XX村将一处位于村内黄金地段的集体门面房,未经民主程序,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长期租赁给村干部亲属经营,造成集体收益严重流失。部分村庄的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登记不全、监管缺失,闲置、流失、被侵占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资源发包不透明。少数村庄在土地流转、鱼塘承包等集体资源发包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程序,存在“暗箱操作”、人情发包的嫌疑,损害了集体和村民的利益。
第二,工程项目建设不规范,滋生廉洁风险。随着乡村建设投入加大,村级小微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监管机制却未同步跟上。巡察发现,部分村庄在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规避招标、虚报工程量、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例如,XX村的“户户通”工程,项目总价被拆分成多个小额合同,以规避公开招标。项目完工后,路面很快出现开裂、破损,工程质量堪忧。这些不规范操作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优亲厚友、利益输送的风险。
第三,惠民政策落实有偏差,“微腐败”时有发生。党的惠民政策是“阳光雨露”,但在“最后一公里”却可能被截留、被扭曲。巡察发现,个别村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手中权力,在危房改造、低保评定、农业补贴申报等事项中为自己或亲属谋取不当利益。有的村在评定低保户时,程序不公开、结果不公示,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群众未能享受政策,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却名列其中,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三)在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建设方面短板明显??本文出?自?公?文思享文库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巡察发现,部分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弱化,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第一,核心领导作用弱化,“头雁效应”不彰显。一些村党组织书记能力不强、担当不足,或是“挂名书记”,对村内事务不闻不问;或是“和事佬书记”,不愿得罪人,导致班子软弱无力,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部分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上互相推诿、互相掣肘,无法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这种“群雁无首”的状况,直接导致村庄发展停滞不前,矛盾纠纷频发。
第二,党员教育管理松散,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部分村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抓得不严、不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参会率低。一些党员身份意识淡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发挥作用,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发展党员质量不高,存在“矮子里面拔将军”现象,对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口袋党员”“挂名党员”现象依然存在。
第三,民主决策制度执行不严,“四议两公开”走过场。“四议两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的有效制度。但巡察发现,许多村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重大事项决策往往是村支书“一言堂”或少数几个人“碰头”决定,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完全虚化。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群众想看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公开栏成了“空告栏”,严重削弱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干群关系有待加强。少数村干部官僚主义习气较重,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少,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了解不多、关心不够。面对群众的诉求和矛盾,有的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有的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种脱离群众的作风,严重疏远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以上反馈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有些是新表现,但根子都在于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牢、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不够。XX镇党委和17个被巡察村的党组织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
二、整改工作要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