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关于提升新时代边检勤务质量的路径思考调研报告

XX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关于提升新时代边检勤务质量的路径思考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演变,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更高要求。边检勤务质量不仅是衡量国门形象的直观标尺,更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第一道屏障。本报告旨在立足当前勤务工作实际,系统分析现状与成效,深刻剖析存在的瓶颈与挑战,并探索提出系统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XX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勤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新时代提升边检勤务质量的核心要义
    提升边检勤务质量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移民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更是锻造高素质过硬移民管理队伍的内在动力。其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政治属性是根本。边检勤务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勤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党对移民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其次,法治精神是准绳。勤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依法行政的水平,要求所有执勤执法活动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做到程序正当、实体公正、执法严明、服务规范。最后,服务理念是导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通关服务,是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的应有之义,也是展示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XX检查站勤务工作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XX检查站及下辖分站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勤务质量稳步提升。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忠诚思想根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例如,XX检查站下属的XX分站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深入学习党的XX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0次、专题大讨论2次,形成了12篇高质量学习心得。在纪律作风建设方面,通过构建“教育、监督、防控”三位一体廉政体系,组织廉政教育4次,系统排查廉政风险点8个,制定防控措施23条,并创新利用家属助廉微信群等方式,将监督网络延伸至“八小时外”,有效筑牢了队伍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样,XX边检总站在强化政治引领方面也卓有成效,2024年精心组织了24批次、覆盖2400余人次的政治轮训,并充分利用驻地红色资源,打造“国门‘政’能量”红色教育课堂,使“忠诚卫国”的信念深入警心。这些举措极大地夯实了队伍的思想根基,确保了勤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构建立体防控,织密国门安全屏障
    面对复杂严峻的口岸安全形势,全面优化勤务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防控体系。XX分站以重大安保任务为牵引,优化了“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四位一体的防控模式。2025年上半年,该分站累计组织边境巡逻及口岸巡逻达数百组次,并充实应急快反力量,完善了多项应急预案,开展了数次口岸处突及联合执勤演练,实现了边境管控与应急处置能力的双提升。这种立体化防控模式将传统巡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显著提升了对口岸潜在风险的感知、预警和处置能力,为国门安全构筑了坚实壁垒。
    (三)坚持从严治警,锻造纪律过硬铁军
    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从严管理方面,XX分站创新推行“信息化+队伍管理”模式,对零散人员与公务车辆实现了精准化管控。通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10余次、酒精检测30余次、全覆盖谈心谈话等措施,严格落实在外人员管理规定,实现了队伍“零违纪、零事故”的良好态势。在人文关怀方面,XX边检总站的“全员家访”活动堪称典范,通过实地走访1620个家庭和云端走访945个家庭,深入了解民警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并主动协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解决了子女入学、家属探望、医疗救治等50余项惠警举措,帮助解决了58项实际问题,极大地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创新战训模式,夯实全员实战能力
    聚焦实战化要求,不断创新训练模式,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针对警犬这一特殊战斗力,XX分站立足口岸管控需求,建立了“常态化、专业化”的警犬训练体系,通过“基础巩固+专业强化”的模式,使警犬在缉毒、搜爆、巡逻等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警务辅助力量,XX分站构建了“理论筑基+技能强基+实战砺能”的复合型培训体系,通过“学用结合、战训一体”的教学,有效提升了新招录辅警、协检员的理论素养与实战本领,为边检工作注入了高素质的辅助力量。这些举措确保了队伍不仅在思想上过硬,更在能力上胜任新时代的边检任务。
    三、当前边检勤务质量建设中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尽管成绩斐然,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对照新时代新要求,XX检查站在勤务质量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瓶颈与挑战。
    (一)勤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
    勤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绩效管理。调研发现,当前对于勤务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仍侧重于定性描述和对重大案事件的总结,缺乏一套贯穿日常、全面覆盖、数据驱动的量化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缺乏“出国(境)人员身份核查准确率”、“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破案率”、“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具体指标的设定值与达成率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勤务管理的精细化、数据化水平尚有提升空间。缺乏精准的量化指标,不仅难以客观评估勤务效能和个体表现,也为勤务工作的持续优化和精准改进带来了困难。
    (二)立体防控体系的智慧化融合与资源保障存在瓶颈
    “人防+物防+技防+犬防”的立体防控体系框架已经搭建,但在深度融合与智慧化应用层面仍面临挑战。首先是技术融合的瓶颈。不同时期建设的视频监控、报警、数据核查等系统可能分属不同平台,存在“数据孤岛”现象,信息共享和联动指挥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完全发挥出“1+1》2”的合成效能。其次是技术应用的瓶颈。部分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风险预警等应用不够普及,对潜在风险的自动发现和智能研判能力不足。最后是资源保障的瓶颈。高科技装备的采购、维护、升级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非一日之功,部分单位可能面临硬件资源不足或专业人才短缺的窘境这制约了立体防控体系效能的最大化发挥。
    (三)专项勤务核心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尚存短板
    在一些关键的专项勤务能力建设上,距离现代化、信息化的最高标准仍有差距。以警犬勤务为例,尽管日常训练扎实,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有待加快。当前可能仍较多依赖训导员的现场指挥,而关于构建“警犬信息化远程作战体系”,利用音视频传输、GPS定位等技术实现对警犬的远程调度和精准指挥,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虽然已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人员和车辆管控,但距离构建一个集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监督、队伍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边检平台尚有距离。在廉政监督方面,虽然已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廉政教育和风险排查,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勤务执法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自动发现异常、预警廉政风险的能力仍需加强,监督方式有待从传统模式向科技赋能模式转变。
    (四)队伍管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结合需持续深化
    队伍管理在取得“零违纪、零事故”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课题。一方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深化。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多体现在事后追踪和刚性约束上,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民警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等进行前瞻性预判和主动干预,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人文关怀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有待完善。“全员家访”等活动效果显著,但如何将这种关怀转化为长效机制,建立起覆盖民警婚恋、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常态化服务体系,需要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协作关系,形成制度性保障,从而更深层次地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
    四、系统提升新时代边检勤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瓶颈与挑战,立足长远发展,提出以下四方面对策建议。
    (一)构建科学量化的勤务绩效管理体系
建议牵头制定一套符合XX检查站实际、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勤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一是明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