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XX社区关于“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

XX街道XX社区关于“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
    当前,我国正值夏秋季节,气温与降雨量为蚊媒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为代表的“两热”疫情进入高发期。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XX省的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发病率在经历前几年的相对平稳后,自2023年起呈现回升态势,2024年更是出现了显著增长,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此种形势,XX市XX街道XX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迅速响应上级部署,于2025年8月初启动并高效完成了“两热”疫情防控“十日攻坚行动”。本次行动坚持系统思维,整合多方资源,采取超常措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疫情传播风险,其工作模式与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高位统筹,构建一体化指挥体系
    高效的组织指挥是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前提与保障。面对“两热”疫情的突发性与快速传播风险,XX社区深刻认识到,零散的、被动的应对措施难以形成有效防线,必须建立一个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政令畅通的指挥中枢。
    为此,社区党委在接到XX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后,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两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并非一个虚设机构,而是作为此次攻坚行动的“总指挥部”,全面负责统筹协调、资源调配、督导检查等核心职能。在街道卫健分局的专业技术指导下,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攻坚动员会与防疫除蚊专题工作会议,对当前社区的疫情形势、防控短板、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科学研判。会议明确了“核心攻坚与全域防控相结合”的总体策略,统一了全体参与人员的思想认识,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一根本目标根植于心。
    为将防控责任精准传导至“最后一米”,社区创新性地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基于社区地理布局、人口密度和风险等级,科学地将整个辖区划分为十四个防疫网格。这种划分不仅是地理上的分割,更是责任体系的重构。通过实施“分片包干、定格、定人、定责”的工作机制,每一个网格都明确了具体的负责人、工作团队和防控任务清单。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宏观的防控指令转化为微观的、可执行的行动单元,确保了每一项工作都能责任到人、落实到户,从根本上杜绝了推诿扯皮和责任盲区的现象,为后续各项防控措施的全面、高效落地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强化党建引领,织密群防群控联动网络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发动人民。XX社区在实践中探索出“党建+网格”的有效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战斗力,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控网络。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发出倡议和号召,辖区内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驻点部门、街道职能部门以及“两新”组织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下沉到社区防控一线。在攻坚行动中,他们主动“亮身份、做表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网格工作中。这些来自不同单位的党员干部,不仅为社区带来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更带来了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效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升了社区防控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社区最广泛地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两新企业、学校师生、退休职工、热心居民和专业志愿者等纷纷加入到防控队伍中。据统计,在为期十天的攻坚行动中,累计有1336人次的社会力量进网入格,参与到防疫工作中。他们化身为社区的“宣传员”,挨家挨户讲解防蚊灭蚊知识;化身为“排查员”,细致检查房前屋后的积水隐患;更化身为“清理员”,不畏脏乱,动手清除卫生死角。这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推动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强大防控合力,为社区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这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成功实践,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三、聚焦重点难点,实施精准化源头治理
    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源头治理是关键。伊蚊的孳生地主要为小型积水容器,这些孳生地分布广泛、位置隐蔽,尤其是在老旧社区、城中村等区域,环境复杂,存在大量卫生黑点,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和防控工作的“主战场”。这些区域的治理往往面临“易反复、难根治”的痛点,常规的人工巡查模式存在视野局限、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彻底啃下这些“硬骨头”,XX社区在治理手段上大胆创新,积极拥抱现代科技。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驻点部门的技术优势,引入并利用了公安部门的航拍无人机技术。无人机以其高空视角和高机动性,能够对人工难以企及的楼顶天台、废弃工地、茂密绿化带等区域进行无死角侦察,快速、精准地定位积水点和卫生死角。通过航拍获取的高清影像,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掌握隐患点的具体位置和情况,为后续的清理整治行动提供了精确的“作战地图”。
    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社区联合专业的市政环境公司,组建了一支中坚队伍,对排查出的重点区域展开了地毯式、拉网式的清理整治。行动聚焦于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建筑排水沟、废弃容器、轮胎、花盆托盘以及水生植物盆栽等关键孳生地。为确保整治工作不留后患、形成闭环,社区还专门制定了网格卫生黑点整改台账,对每一个发现的隐患点进行编号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与完成时限,并附上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做到发现一处、登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
    此次攻坚行动的量化成果显著:累计完成入户排查1368户,科学处置和使用消杀药物195千克,专业消杀覆盖面积高达220万平方米,彻底清理各类卫生死角201处,清理积水容器、杂草杂物1357处,清运积存的各类垃圾与废旧杂物共计69.7吨。这些详实的数据,不仅是工作量的体现,更是源头治理取得决定性成效的有力证明。
    四、深化宣传教育,筑牢全民参与思想根基
    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主防范意识是抵御疾病传播最有效、最持久的屏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虽然能在短期内见效,但要实现长治久安,根本在于引导群众从“要我防”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防”的主动参与。
    为此,XX社区在攻坚行动中,始终将健康宣教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立体化宣传网络,力求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在线上,社区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微信群、小区楼宇LED显示屏等多个数字平台,以高频次、不间断的方式,及时转发和推送由疾控部门发布的最新防蚊灭蚊科普知识、工作动态以及风险提示。这种即时性的信息传递,确保了居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科学的防疫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