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扎实工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刚才,17个镇街的党(工)委书记都作了很好的汇报,介绍了各自的进展、亮点和下一步打算;市信访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作了发言,相关市级领导同志进行了点评,我都赞同。
村“两委”换届,是全市城乡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固,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市未来五年农村发展的全局。这不仅是一项常规性的组织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驾驭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当前,换届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准备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换届选举的成败和质量。全市上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把各项准备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深刻把握换届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选出一个好的“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准一个好的带头人,就能建强一个战斗堡垒,带好一支队伍,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反之,如果班子选不好、配不强,不仅会耽误一个村三到五年的发展,更会动摇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甚至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这次换届选举的极端重要性,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换届选举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选出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能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促振兴的坚强核心。
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人才引育、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组织建设,每一项任务的落地,都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群众信赖的村级班子去组织、去推动、去落实。这次换届,就是要选拔出一批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要选优配强“领头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我们不能满足于“有人可选、有班子就行”的低标准,必须树立“选贤任能、优中选优”的高标杆,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优秀分子选出来,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现实考量。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村级组织必须具备更强的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这次换届,也是对我们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优化升级。我们要通过换届,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功能,选拔熟悉网络、懂得现代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进入班子,推动村级治理从传统的“管人管事”向现代的“依法治理、民主管理、精细服务”转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策略,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从刚才各单位的汇报情况看,前期的摸底排查、方案制定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更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坚持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把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工作都做扎实、做到位。
第一,要善始善终,坚决完成“三大基础任务”,为换届选举扫清障碍。一是建制优化调整必须圆满收官。村级建制优化调整是我市深化农村改革、整合资源、提升治理效能的重大举措。前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793个村庄中,已有超过九成的村完成了村民会议表决程序,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各相关镇街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在本月底前全面完成剩余村庄的调整任务。在工作中,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确保程序合法、过程透明。特别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调整方案,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进行充分讨论和表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考虑到建制调整的重大影响,我们更要追求高标准、高共识,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力争获得到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是80%以上的支持率确保调整结果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调整完成后,要立即跟进新村的班子配备、资产交接、制度融合等工作,确保新村能够迅速、平稳、高效运行,真正实现“1+1》2”的效果。二是缺职干部补齐必须及时到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是搞好换届的前提。目前,全市仍有少数村的“两委”班子存在缺职情况。组织部门和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换届准备的“当务之急”,立即启动补齐程序。要拓宽选人视野,不拘一格降人才,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等纳入视野。要严格标准程序,确保新补齐的干部政治上靠得住、能力上过得硬。要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通过精准有效的帮带措施,帮助新任干部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干出实绩、树立威信,确保换届前所有村班子健全、运转正常,为后续工作交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业务能力培训必须务求实效。换届工作政策性、程序性、操作性都很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影响整个换届工作的成效。我们必须把业务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我市自2013年起就创新实施了村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每年需完成12学分,其他干部需完成8学分。这一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好、运用好,并将其与本次换届培训紧密结合。培训内容上,要做到“政策解读”与“实战演练”并重。一方面,要组织所有涉换届工作人员,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特别是对换届流程、资格条件、纪律要求等关键内容,要做到人人精通、个个明白。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实操培训”,围绕人选推荐、资格审查、投票选举等重点环节,开展全流程、情景式模拟演练,让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掌握技巧、提升能力。培训结束后,要统一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学习成果,考试不合格的要“回炉”再造,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成为换届工作的“政策通”和“活字典”。
第二,要分级管控,坚决防范化解“四类风险隐患”,为换届选举保驾护航。换届选举,稳定是底线。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把风险隐患想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要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的风险排查预警机制,对所有村庄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的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管理的工作台账,实施ABCD四级分类精准管控。A级村庄,主要指那些宗族派系势力干扰严重、黑恶势力渗透风险高、历史上有过换届乱象、存在重大信访积案的村。对这类村,必须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市级层面要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领导包靠,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组,提前介入、强力整治。要制定“一村一策”的专项工作预案,对重点事要公平解决,对重点人要正确引导,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掉干扰换届的嚣张气焰。B级村庄,主要指那些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三资”问题突出、村情民情复杂、可能出现候选人“无人可选”或“恶性竞争”的村。对这类村,镇街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担任“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联合纪检、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提前开展财务审计,摸清“三资”家底,推广我市行之有效的“银农直联”系统,从源头上防止换届前的突击花钱、优亲厚友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