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过去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挑战依然严峻。本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举措,奋力开创我县法治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学笃行法治思想,把稳依法治县方向之舵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来,确保依法治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以学铸魂,夯实法治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之心。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校培训的必修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法治理念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要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使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
    (二)以学增智,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领导干部作为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少数,必须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法治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具体工作中,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同时,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法律素养,使自己成为法治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以学促干,推动法治决策落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关键在于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关于法治建设的总体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法治建设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层层压实责任,加强跟踪问效,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严肃问责。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同时,要注重总结推广法治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依法治县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聚焦法治建设重点,提升依法治县工作之效
    法治建设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个环节,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着力解决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依法治县工作水平。
    (一)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边界,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廉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庭审实质化建设,提高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完善诉讼服务体系,优化诉讼服务流程,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强化执行联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司法公开,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司法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强化普法宣传,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治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法律、懂宣传的专业人才,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法治建设保障,凝聚依法治县强大合力
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