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XX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向新而行、向质图强”为核心导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篇章贡献了坚实的工信力量。
一、2025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与主要成效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工信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强劲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实现了效速兼具的“开门红”。
(一)核心指标增势强劲,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在全省14个市州中高居第2位,充分彰显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5%,增速同样位列全省第2,为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在全省工业领域重点工作综合评价中,我市排名跃升至第5位,反映出我市工业整体竞争力的系统性增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我们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多元化迈进。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排名全省第3,标志着我市作为传统工业基地的制造业根基愈发坚实。同时,新动能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7%,位列全省第7,产业结构中的“新”意与“绿”意日益浓厚。这得益于我们对“5+5+X”现代产业链体系的持续深耕,特别是在高端优势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精准发力。
(三)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上半年,我们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成功推动16户企业新增入规,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微观基础支撑。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直接体现,为完成全年新增60户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夯实产业根基
上半年,我们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在产业集群培育、项目投资驱动和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一)强化产业集群培育,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我们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
一是全力推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XX-XX-XX-XX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队,是我省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我们积极融入集群建设,加强与XX、XX、XX等兄弟市的协同联动,推动建立开放合作、信息共享、产业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上半年,我们已启动《推进XX-XX-XX-XX有色金属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未来将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以“链主”企业为引领,推动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精深加工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二是加快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我市XX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已成功入围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此为契机,我们正抓紧制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立足我市在稀土功能材料、碳纤维、电池新材料、凹凸棒石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力争打造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我们深刻认识到未来产业是引领发展、赢得主动的关键。上半年,我们已着手研究并启动《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瞄准人工智能、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项目,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二)狠抓项目投资与技术改造,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我们将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作为稳定工业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命线”。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45.5%的工业固投高增长,来源于一批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我们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为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提供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二是深化技术改造。我们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将传统产业的“三化”改造作为存量优化的核心抓手。上半年,我们支持和引导XX集团、XX化工等龙头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升级项目,例如“XX炉”等核心工艺的技术革新,不仅显著提升了产能和效率,降低了能耗,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通过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三)壮大企业主体,精准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我们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工信部门的天职,致力于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我们建立了“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从政策解读、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上半年成功推动16户企业上规上限,为企业发展壮大扫清障碍。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和省上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号召,组织开展诊断服务,推广低成本、模块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安全的发展、公平的发展。上半年,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防范化解风险和筑牢安全底线方面常抓不懈。
(一)创新治理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我们针对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建立了“日督促、周调度、月统筹、季考核”的清欠工作长效机制。该机制通过建立详尽的清欠台账,明确各拖欠单位的清偿责任与时限。我们每日通过电话、函询等方式进行督促进展,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难点堵点,每月对整体清偿情况进行全面统筹分析,每季度将清欠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相关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这一闭环管理机制,我们加大了清偿力度,提升了清偿效率,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安全是工业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高危行业企业众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6方面18条指导意见,狠抓责任落实。
一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