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XX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2025年夏季,受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及外部疫情输入风险影响,我省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一度严峻。根据XX市、XX街道两级关于切实加强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XX社区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响应、果断处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举全社区之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中。通过构建高效指挥体系、实施精准防控策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辖区内的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了约2.9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构建科学高效的防控指挥体系
    面对突发疫情,一个强有力、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执行到位。
    (一)迅速响应,成立应急工作专班
    在接到上级预警和工作指令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社区“两委”干部、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物业管理代表等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督导检查四个工作小组,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应急指挥架构。专班坚持每日会商研判制度,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分析辖区疫情动态和蚊媒监测数据,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确保各项决策科学、精准、高效。
    (二)明确职责,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
    为实现防控工作的全域覆盖、不留死角,社区依托现有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总面积2.48平方公里的辖区细分为27个一级网格和若干个二级微网格,覆盖全部27个居住小区、工厂企业及沿街商铺。每一名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均明确其网格内的防控职责,签订责任书,实行“包片、包户、包人”的网格化责任制。要求网格员每日对责任区进行巡查,重点排查蚊媒孳生地,动态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反应快。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防控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
    (三)资源统筹,强化联防联控合力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凝聚各方力量。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大党委”核心引领作用,主动对接“入镇下村”结对共建单位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XX公用事业公司等单位党组织,联合街道驻点团队,共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党建联建,整合了来自不同单位的党员先锋力量和专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内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其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环境清洁和专业消杀工作,构建起“社区主导、单位共建、物业联动、居民参与”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二、精准施策,筑牢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防线
    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是战胜疫情的关键。社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切断传播途径为核心,聚焦蚊媒孳生地清理、成蚊控制和健康教育三大关键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一)聚焦源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蚊媒孳生地是疫情防控的源头和根本。社区将清理蚊媒孳生地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任务,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及共建单位人员,开展了多轮“地毯式”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行动重点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闲置地块、绿化带等卫生死角,以及居民房前屋后、天台、阳台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在为期三周的集中整治期间,累计发动超过300人次,检查覆盖超过12000户次,彻底清理各类积水容器、闲置瓶罐、废旧轮胎等潜在孳生地8150余处,发现并处置阳性孳生地268处。通过“翻盆倒罐、清污除垢”,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伊蚊的孳生空间。
    (二)科学消杀,有效降低蚊媒种群密度
    在做好源头清理的基础上,为快速降低成蚊密度,社区聘请了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PCO)公司,依据蚊媒密度监测结果,开展科学、规范的消杀作业。消杀工作严格遵循“突出重点、分时分区”的原则,集中对下水道、沙井、化粪池、垃圾收集点、地下车库及绿化植被等成蚊活动高频区域,使用高效低毒的环保药物进行喷洒和烟熏。同时,向居民楼道、鼠洞等重点部位投放缓释剂和灭鼠诱饵。经过多轮次的专业消杀和环境整治,辖区蚊媒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根据疾控部门的监测数据,XX社区重点区域的布雷图指数(BI)由行动前的21成功降至5以下的安全阈值内,成蚊密度相较于行动前下降超过60%,为阻断疫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全域覆盖,织密社区健康宣教网络
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度,是构建稳固防线的社会基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