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根据组织要求,本人紧扣“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六个方面,结合作为XX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本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现将个人党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学习方面:系统性与转化效能有待提升
一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不足。客观上,集团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等事务性工作繁重,导致能够静下心来系统学习的时间被严重挤压。主观上,对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有时将其视为“软任务”,存在“以干代学”的倾向。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多停留在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听取专题报告等“被动式”接收层面,缺乏持之以恒的个人自学和系统钻研,导致理论知识掌握碎片化,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是学用结合的紧密度和实效性不高。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能力上存在差距。例如,在推动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交通和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方面,虽然学习了新发展理念,但如何将其与集团传统运输业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制定出既符合宏观政策导向又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战略路径,思考得不够深、谋划得不够实,存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对一些前沿理论和行业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指导具体工作时,有时会沿用旧思路、老办法,影响了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效果。
(二)政治素质方面:政治站位与政治敏锐性有待增强
一是政治判断力仍需磨砺。身处交通运输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在面对一些复杂的行业动态、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时,虽然能保持基本政治立场,但从政治高度洞察事态本质、预判潜在风险、辨别是非曲直的敏锐性和穿透力还不够强。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更多从业务或管理角度去分析,未能第一时间站在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去审视和应对。
二是政治执行力尚有温差。对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能够做到闻令而动、坚决执行。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有时存在结合集团实际“创造性”不足的问题。对上级精神的理解有时停留在字面,对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和深层考量领悟不够深刻,导致在推进工作时出现机械化执行或变通走样的现象,未能完全做到“不折不扣、令行禁止”。例如,在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对某些改革措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推进力度和速度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能力本领方面:创新思维与攻坚能力有待突破
一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集团公司面临着传统客运业务萎缩、新业务增长乏力、历史包袱沉重等多重挑战。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改革与稳定、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有时感到知识储备不足、办法不多,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经营风险方面,思路不够开阔,攻坚克难的硬招、实招还不够多。
二是改革创新的锐气有待增强。在集团工作多年,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人员情况比较熟悉,这既是优势,有时也成为一种束缚。在推动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上,有时会不自觉地求稳,担心改革力度太大影响队伍稳定,对一些需要“伤筋动骨”的深层次改革,决心和魄力还不够大。面对智慧交通、绿色出行、现代物流等新兴领域,虽然有探索的意愿,但在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打破路径依赖方面,敢闯敢试的劲头有所减弱。
(四)担当作为方面:斗争精神与一抓到底的韧劲有待强化
一是主动担当的意识偶有弱化。面对集团公司转型发展中的一些“硬骨头”,如部分僵尸企业的处置、历史遗留债务的化解、冗余人员的妥善安置等,虽然明确了方向,但在具体推进中,有时会因为牵涉面广、矛盾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希望通过时间来逐步化解,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有所不足。
二是狠抓落实的作风不够硬朗。对党委决策部署的工作,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发了、责任分了,但在跟踪问效、督查问责上做得还不够。对一些工作进展缓慢或成效不彰的单位和个人,有时碍于情面,批评教育多,动真碰硬、严肃问责少,“好人”思想依然存在。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五)工作作风方面:深入基层与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有待加强
一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作为党委书记,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在宏观决策、对外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上,深入一线场站、维修车间、驾驶员群体中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的次数偏少。了解情况多依赖于听取班子成员汇报和看文件材料,与基层员工、一线司乘人员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不够,对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思想上的真实困惑掌握得不够全面、不够精准。
二是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需进一步筑牢。自认为在集团工作多年,对职工群众有较深厚的感情,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处理问题,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下降。对职工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后勤保障等,虽然也责成相关部门去办理,但亲自督办、一追到底不够,导致部分问题的解决效果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存在差距。
(六)廉洁自律方面:自我要求与监督管理的标准有待从严
一是纪律规矩的“高压线”意识需时刻绷紧。能够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在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对自己的要求有时不够严格。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虽然进行过学习,但对其精神实质的领会和把握还不够深入系统,片面认为只要不触犯大的原则性问题就行,对一些小事小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做到时时处处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从严管党治治企的责任压得不够实。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对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的监督提醒抓得不够紧、不够常态化。有时出于维护班子团结和保护干部的心理,对一些同志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多以会议提醒、个别警示为主,未能及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未能成为常态。在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向业务领域渗透方面,力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
二、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
上述问题的产生,表象在工作,根子在思想。通过深刻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得不够紧,导致理论武装和政治能力出现偏差
问题的根本,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有时出现松动。随着职务的提升和环境的变化,对持之以恒进行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的紧迫性认识有所弱化。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不自觉地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持续改造,导致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滑坡,未能真正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这是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的根基扎得不牢,政治上的坚定性、敏锐性就会受到影响,观察分析问题的政治站位也就不够高,进而在复杂局面面前出现政治判断力、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二)群众路线的“生命线”守得不够牢,导致担当作为和工作作风出现漂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是重要根源。随着岗位变化,与基层员工和一线司机的直接接触减少,不自觉地与群众产生了一些距离感,官僚主义思想有所抬头。想问题、作决策有时更多地是从完成上级任务、推动公司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而对决策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会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等问题,考虑得不够周全细致。宗旨意识的淡化,必然导致深入基层调研的动力减弱,服务群众的热情消退,也使得在面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时,缺乏那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攻坚克难的勇气。
(三)干事创业的“动力源”续航不足,导致能力本领和创新精神出现短板
进取精神和奋斗意志有所消减。在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了较长时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滋生了些许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的思想。面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内心深处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对新生事物、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导致了“本领恐慌”和创新动力不足。满足于现有成绩,缺乏“归零”心态和“二次创业”的激情,是导致能力本领停滞不前、担当锐气减弱的关键所在。
(四)纪律规矩的“高压线”碰触偶存,导致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出现松懈
自我要求标准有所降低,党性修养锤炼不够严格。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是比较强的,因而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有所放松。对执行纪律规矩的极端重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