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过生之后,爱人的生日快到了,想学弹一首歌送给她,选哪首歌好呢?最想学的是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因为这首歌有感觉,也非常切合实际。可看了曲谱之后,发现自己没法弹完,因为还没有学扫弦,再加上曲谱中有些符号看不懂。
于是在歌曲中再搜索了一遍,找到了陶喆的《爱很简单》。这首歌的曲谱简单一些,都能看懂,经过练习是可以学会的。虽然赶不上《一生有你》的那种意境,但也能表达心意。想起今年4月和女儿一起学乐器,因为自己想学再加上带着目标、问题去学,于是更有方向和动力,慢慢变成了一种乐趣,并找到了用武之地。
关键词1:读书
刚刚认识爱人的时候,自己不爱看读成本的书,平时在网络、报刊、杂志上阅读碎片化的东西,自以为节省时间。相反她很喜欢看书,上学的时候就读了很多成本的书,讲出来的高深理论自己也搞不懂。在学而思方面,她带着感性之光,在字里行间中不乏灵性,而自己容易陷入公文的范式,在理性中难以挣脱。
后来自己买了KINDLE,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部分小说的阅读,真实感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再后来尝试阅读纸质版的成本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点一点啃,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我们容易高估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而严重低估长时间能完成的事情”。一年下来,阅读量可以达到30-40本。到现在,不追求看书的数量,重点关注看完一本书后,能输出多少心得体会,又有多少东西可以成为自己的,还有多少东西能够付诸实践。
关键词2:生活
爱人喜欢搭配,对色彩很有感觉,还会做手工纸花。刚认识她的时候,看到她做的纸花,我笑着说送我一束花,她回复搞错没有,应该男的给女的送花才对。后来,用我的字和她的纸花进行了交换。

她平时爱摆放花花草草,对房间进行点缀,让环境有灵气,不喜欢繁杂的东西,深信简约而不简单。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缺乏养花种草的雅兴,生活中少了一些情调。


有一次,她把一小盆风信子交给了我,正是破土发芽的季节,由于自己没有浇水,风信子危在旦夕。她看到后赶紧浇水,那动作和深情一下刺痛了自己,意识到风信子受委屈了,就好像她受到了委屈一样。现在家里摆放的植物,自己还是容易忘记加水,她对一草一木的细腻,与我这个神经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反应,要木讷一些,因此节奏上总是会慢上半拍或者一拍。

工作上讲究快,提倡高效率,可这种惯性也容易将快带入生活。如果生活也讲究效率的话,那就会隐藏很多矛盾,就像癌症一样潜伏起来某一天突然爆发。生活中只有当慢下来的时候,才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关键词3:新知
她一直说要提升境界,扩大格局。当自己被一点小事所缠绕的时候,她却彰显了一种大度。毫不隐讳地说,爱人认为她的思想走在我的前面,所以我要一直追才行。
什么是格局?说起来都晓得怎么回事,可要操作起来缺乏行动指南。自己一直从事写材料爬格子的工作,可以说与格经常打交道,可字里行间怎么入局呢?想起王阳明的格竹子,没有格出名堂,反而在龙场悟道,悟出了真知。
有句话说种一棵树最佳的时间,一是10年前,二是现在。说来也奇怪,总得到了一定的年龄和时间点,才会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和想法,并去付诸行动。就难运动健身来说吧,地球人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自己和爱人从去年开始才运动的,相互鼓励坚持下去。自己找到了适合的方式,即打网球、跑步,爱人习惯了瑜伽。

这三个关键词结合起来,就是一家著名的出版社即读书·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据介绍,这三个词巧合地概括了人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生活,热爱生活,好好生活;然后是读书,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最后是新知,新知从读书中来,从生活中来,又让读书和生活更美好。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关键是有没有人给你做记录,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遗忘。普通人就别期待他人代笔了,如要记录的话只有靠自己。这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如果能够通过出版社公开发行当然最好,即便不能出版,如果勤快一点给自己出几本内刊还是得行的。

今年是爱人的本命年,10年前她过生日的时候,我把生活中的照片收集起来制作了一个PPT,用简单的语言串了起来。尽管PPT做得很简陋,现在看还是觉得有意思,因为这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记录生活。

岁月的痕迹刻在了脸上,不得不感叹时间这把光刻机。这些年来和爱人一路同行,有机会感受了一些地域的风土人情,谈不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可用“一路走、一路瞧”来形容,这难道不是获得新知吗?记得在马来西亚机场,我用蹩脚的英语向工作人员解释“HE is……”,对方都笑了,因为对方看得出来我们是夫妻,而我错将SHE用成了HE。希望等疫情好转了,继续迈开步伐出去走走看看。

祝福爱人生日快乐,健康漂亮,爱很简单,一生有你!快工作,创造价值,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慢生活,体验过程,感受世间的美好和温暖。人终究要回归家庭,就好比人从家庭中出生,离开的时候也是向家人告别。大道至简,至少还有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