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经济工作专题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刚才,市发改、统计、工信、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做了交流发言,*、*、*等6位副市长就分管领域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了客观深入全面的汇报,*市长就全市经济工作作了详细分析,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工作成绩,指出了全市经济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做好下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针对性和指导性非常强,我完全同意,请大姐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认清形势,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刚才各部门、各位领导汇报来看,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干事创业的劲头都很足,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对策,说明大家在用心用力地谋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概括起来既有喜又有忧,喜主要是有许多指标增幅排名位居全市前列,还有许多特色亮点,总体情况应该算中等偏上。忧的是重要经济指标距全年目标任务差距较大,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压力,我们必须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认清形势、把握大势中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我们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上半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团结进取、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我们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省前列,GDP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省*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0%,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市场活力较强。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链物流产业园中央厨房等项目开工建设,*镇、*镇、*村、*路、*路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G353国道、大具金沙江大桥建成通车,投资拉动效益不断增强。三是重点产业较快发展,生猪、肉牛、林果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增长*%。新增农业龙头企业*户,高位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高性能生态环保建材、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产业发展迸发新活力。四是招商成效显著,上半年市外到位资金*亿元,引进*、*等省字号、国字号企业,*成了企业“投资热土”,整体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与日俱增。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容易,凝聚着大家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我们要直面问题、直面挑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并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增长点不多,政策研究不够,向上争取力度不大,对接协调不足,项目落地少、推进慢,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个,本年新开工项目仅*个,计划投资*万元项目仅有2个,停工、缓建、僵尸项目高达73个,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存量”发力。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三产业投资占比为5.6%、6.6%、87.8%,产业投资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长表现上都极不均衡。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91.2%,同比下降7.4%,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1%,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不足。三是监测调度不足,GDP、固定资产投资等多个经济指标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没有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我们要全力以赴把招商引资这把火烧得更旺、把项目建设这盘棋下得更大,把营商环境这池水搅得更活,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催生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二、把准发展趋势,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是好的,虽然一些关键性指标距年度完成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很不理想,尤其是发展的压力趋紧,但是好的积极因素也在积累,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把握机遇、放大优势,全力推动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我们要充分看到内外环境的变化。疫情结束以后,国家、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重要安排部署,为我们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全会提出要“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坚决打赢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从旅游业、工业、电力能源产业等5个方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从国家到省市,始终把抓发展、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这后面都有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在支持,我们一定要增强敏锐性和紧迫感,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利好,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及时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向上争资金、跑项目,做好新旧动能转换这篇大文章。
我们要理性看待我们的发展目标。在今年全省经济发展大会上,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陈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3%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8%以上,力争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34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这是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各族群众的庄重承诺,是统筹发展大局和多方面因素确定的,这些争创目标有基础、有支撑,铆足劲、能干成,是一个自我加压、积极奋进、科学可行的目标。我们必须全市上下铆足劲,拧成一股绳,认真对待、理性分析,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在省委全会上省委提出“3815”发展战略,即:2023到2025年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到“十四五”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到2030年八年大发展,到“十五五”末,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2021到2035年十五年大跨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经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闯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云南。市委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富强*”的总体要求,*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国家、省委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既实现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保持赶超态势,又要在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发展上有所进展、有所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锚定目标任务,抓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三季度是抓项目、抓争取、抓经济的黄金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做好三季度经济工作,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乃至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各项既定目标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有效突破。
(一)要聚精会神抓监测、抓调度、抓运行。上半年个别可以抓而且能够抓得住的关键性指标不理想,给我们敲响了稳增长的警钟,说明我们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监测调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从缓解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最大限度地挖掘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一要系统性分析研判。经济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经济运行要及时研判分析,从保运转、保进度、保安全等重点工作入手,系统分析研究、统筹安排部署,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确保进度快于预期的继续保持领先、进度基本平稳的加大步伐、进度滞后的迎头赶上,以每一项指标的完成来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二要清单化监测调度。统计、发改等部门要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把稳增长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全市上下要紧盯主要经济指标不放松,用好项目建设红绿灯等制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调度分析,牢牢掌握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运行情况,深入挖潜、精准调度,多措并举稳住经济运行。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调度机制作用,全力抓好数据统计,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对数据上报单位的分类指导和对接服务,依法依规做好投资统计和数据上报工作。三要责任化推动落实。按照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任务的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从职能分工和工作实际出发,主动认领任务,高度重视,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把自己负责领域各项经济指标、考核任务弄清楚、抓扎实,进一步查短板、补漏洞、提质效,切实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要全力以赴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第三季度是项目争取、政策落地的关键期黄金期,第三季度是我们向上争取的结果,直接关乎明年乃至很长一段时期的项目支撑情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谋划争取。一要抓谋划、强储备。项目包装谋划是争取大项目好项目的前提,全市上下要盯紧国家、省市政策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和*实际,围绕*优势资源,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精心包装谋划一批富有前景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