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心得。今天,我想围绕“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一主题,结合近期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再学习、再领悟,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的视角,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与感悟,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在群众的柴米油盐中,感悟“我是谁、为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怀揣着服务基层的理想来到XX乡,转眼已是数年。坦白说,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有时会让人感到迷茫,甚至会不自觉地滋长一丝懈怠与疏离。但每当深入村寨,看到乡亲们那一张张质朴的脸庞,听到他们用最直白的话语讲述着生活的期盼与不易时,我的内心总会受到一次强烈的触动和洗礼。这让我深刻地反思:新时代的群众路线,究竟应该怎么走?
    它绝不是悬在墙上的标语,也不是汇报材料里的辞藻。它就藏在田间地头,藏在百姓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之中。群众路线的起点,是把办公桌搬到群众的院坝里;群众路线的落点,是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我们的“履职清单”。我曾一度认为,只要把上级交办的任务高效完成,就是尽职尽责。但通过学习,我愈发认识到,这恰恰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潜在风险。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我们是否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我们的工作,是仅仅为了“完成”,还是为了“做好”?是为了“交差”,还是为了“交心”?这细微的差别,正是党性强弱、作风好坏的经验交流。我时常警醒自己,决不能让手中的工作变成冷冰冰的程序,而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在每一次与群众的促膝长谈中,找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答案。
    二、将中央八项规定,内化为干事创业的“护身符”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逾十年。它不仅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更像一把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一把丈量言行的戒尺。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份温暖的“提醒函”和干事创业的“护身符”。身在基层,直接面对各种人情世故的考验。一杯酒、一顿饭、一句看似无伤大雅的请托,背后都可能潜藏着破坏规矩、动摇信念的风险。我常常思考,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手中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权力,但一言一行却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我们,不看职位高低,就看办事公不公道、为人正不正派。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就是要从拒绝一次“特殊照顾”、谢绝一份“土特产”开始。这并非不近人情,恰恰是对党纪最朴素的敬畏,也是对自身最真切的保护。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刻在心上,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秀”出来的,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守住这条“铁规矩、硬杠杠”,心便有了主心骨,行便有了方向感,面对诱惑时才能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