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市、区)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XX县(市、区)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做好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XX县(市、区)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市、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和核心任务。自换届准备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市、区)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面贯彻“四先、四清”工作法,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备事宜,为选举产生忠诚干净担当、群众满意的村(社区)“两委”班子,筑牢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谋划在先,厘清目标任务,高站位统筹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市、区)委深刻认识到换届工作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为此,坚持把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贯穿于筹备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方向明确、步调一致。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县(市、区)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若干专项工作组,如业务指导组、风气监督组等,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换届工作相关事宜,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纳入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工)委书记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促。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谱。为确保换届工作依法依规、稳妥有序进行,我县(市、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XX县(市、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推进计划》。该计划详细厘清了换届选举工作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关键环节、方法步骤和时限节点,为全县(市、区)换届工作提供了总体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各乡镇(街道)也相应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细则,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筹备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
    二、坚持摸排在先,摸清基础底数,高精度分析研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换届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对基层情况掌握的深度和准度。我县(市、区)坚持把摸排研判作为“先手棋”,力求把村情民意、班子状况、矛盾问题等摸清、摸透、摸准。
    (一)全面开展离任审计,筑牢廉洁根基。为给新一届班子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确保“清白离任、干净上任”,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提前启动并全面完成了对所有拟换届村(社区)现任“两委”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重点围绕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严肃问责,审计结果作为评价考核现任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向全体村民(居民)进行公示,有效防止了“带病离任”“带病参选”等问题。
    (二)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各乡镇(街道)组织工作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所辖村(社区)进行“地毯式”的调研摸底。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一是现任“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干部履职表现及群众满意度;二是影响换届选举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问题,特别是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等干扰因素;三是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对新一届班子人选的期望;四是后备力量的储备和现实表现;五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财务管理情况。通过全面摸底,形成了“一村(社)一策”的研判报告,为后续靶向施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三、坚持施策在先,化解风险隐患,高标准严密防范
    换届选举过程复杂,易发多发风险隐患。我县(市、区)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把风险防控贯穿于换届准备工作始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一)系统排查风险点,建立管理台账。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主要识别出四大类风险点:一是纪律类风险,如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等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二是稳定类风险,如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以及因个人诉求、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三是程序类风险,如选民登记错漏、候选人提名不规范、选举流程不合法等操作性失误;四是舆情类风险,如不实信息传播、恶意炒作等。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分级分类建立了风险防控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销号清零。
    (二)严明换届纪律,营造清风正气。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把换届纪律挺在前面。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公告、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村村响”广播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九严禁”等纪律要求,确保纪律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所有涉换届工作人员、现任“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和党员代表等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思想防线。县纪委监委开通了换届专用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对收到的信访举报快速核查、优先处置,对违纪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震慑。
    (三)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处置能力。为有效应对换届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县(市、区)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了《换届选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拉票贿选、破坏会场秩序、群体性上访、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同情形,明确了处置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处置流程和保障措施。各乡镇(街道)也相应完善了本级预案,并组织了模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反应迅速、决策果断、处置得当,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四、坚持育人在先,澄清人选情况,高要求储备力量
    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领头雁”,是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市、区)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着眼长远抓好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和储备,确保换届时有人可选、优中选优。
    (一)拓宽选人视野,优化队伍结构。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广开识才、荐才、纳才渠道。重点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发现和储备人才。在人选标准上,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考察人选的政治素质、带富能力、协调能力和廉洁自律情况。同时,注重优化班子结构,力争实现年龄、学历、性别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确保班子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二)实施精准培育,提升履职能力。为解决后备力量能力不足、经验欠缺的问题,我县(市、区)探索实施了“2+1”导师帮带机制,即由1名县级领导或部门负责人、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共同联系指导1名村级后备力量,通过传经验、教方法、交任务,帮助其尽快成长。县级层面已举办2期村(社区)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重点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工作方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