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同志们: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风雨兼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坚守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更是新征程上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力量密码。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却切中要害、直击时弊,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今天,我们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从党的精神血脉中汲取作风建设的养分,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中。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立党兴党的“定海神针”。1848年,《共产党宣言》如惊雷划破长夜,马克思主义以“改变世界”的鲜明品格,为人类指明了追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李大钊在北大红楼“以真理为厉”,翻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油灯下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中国向何处去”;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百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真经”。
    (二)理论创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八个明确”到“十四个坚持”,从“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到“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指引,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坚守理想的现实映照,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筑牢思想根基。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既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又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比如,在基层治理中遇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要学会用“人民至上”的立场找方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碰到瓶颈时,要善于用“新发展理念”破局。唯有把真理力量转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前站稳人民立场。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永恒追求
    (一)百年奋斗史,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答卷。革命年代,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建设时期,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用生命治沙造林;改革岁月,“小岗村红手印”“深圳特区拓荒牛”,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新时代,脱贫攻坚一线,数百万驻村干部扎根山村,喊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抗疫战场上,无数党员冲锋在前,写下“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书……百年初心不改,本质上就是“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习近平总书记语)。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初心使命的作风注脚。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从“调研要轻车简从”到“厉行勤俭节约”,看似管的是“吃住行”,实则连的是“心贴心”。比如,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这与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一脉相承;禁止“铺张浪费、挥霍公款”,正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时代回响。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把“初心”落实到转作风的细节里——少一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多一些“脚踩泥土的调研”;少一些“衙门习气”,多一些“店小二精神”,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
    (三)新时代党员的使命答卷,在“办实事”中见初心。践行初心不是喊口号,而是体现在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比如基层党员,要聚焦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没有障碍?留守儿童课后托管能不能跟上?慢性病报销流程能不能再简化?机关党员要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在审批服务中多一句“您好,我来帮您”,在政策落地时多想一想“群众是否真正受益”;企业党员要在技术攻关中践行“产业报国”,让“中国制造”更有温度、更有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我们要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让初心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光芒。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斗争精神书写时代担当
    (一)百年斗争史,镌刻在基因里的精神密码。从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军民情深,到上甘岭战役“人在阵地在”的铁血誓言;从大庆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到抗震救灾中“党员突击队”的冲锋在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史诗。这种斗争精神,不是盲目蛮干,而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坚韧。
    (二)新时代斗争的“新战场”,在风险挑战中彰显担当。当前,我们面临的“斗争”早已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挑战从未缺席——科技“卡脖子”需要突破,生态环保攻坚需要较真,基层治理难题需要破解,甚至日常工作中的一次群众误解、一次改革阻力,都是对党员斗争精神的考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斗争——要坚决破除“躺平”“摆烂”心态,拒绝“精致的利己主义”;要敢于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比如基层减负中,警惕“文件改头换面”“会议层层套开”的隐形变异问题,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
(三)斗争精神的实践养成,在一线磨砺中淬火成钢。斗争精神不是天生的,要在具体实践中锤炼。年轻党员要主动到乡村振兴、项目攻坚、信访维稳等“热锅上的蚂蚁”岗位摔打,在解决“烫手山芋”中积累经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像焦裕禄那样“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体党员要牢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比如面对网络上错误思潮,要敢于发声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