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野生动物保护与淤地坝建设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野生动物保护淤地坝建设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野生动物保护与淤地坝建设管理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中央及省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当前野生动物保护及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我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领导班子相关成员、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相关乡镇代表等。刚才,*县、*区以及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和地区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到位,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务必认真落实到位。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野生动物保护及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将其提升到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地球未来的高度。我市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鸟类*余种,兽类*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不仅是我市生态环境良好的体现,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当前我市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非法猎捕、运输、出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例如,去年在*县就破获了一起非法猎捕野生鸟类案件,涉及鸟类*余只,其中不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也损害了我市的生态形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二)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措施,在我市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还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建设淤地坝,能够有效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例如,*区自实施淤地坝建设工程以来,累计建成淤地坝*座,每年可拦蓄泥沙*万吨,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土壤肥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淤地坝还能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全市已通过淤地坝建设新增耕地*万亩,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此外,淤地坝在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二、聚焦重点,扎实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及淤地坝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重点
    1.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一是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由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组成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工作专班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定期对重点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农贸市场、花鸟市场等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打击非法猎捕、运输、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二是强化线索排查。拓宽线索收集渠道,鼓励群众通过举报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对群众举报的线索,要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形成跨区域打击合力,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查处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要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起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群众的作用。
    2.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保护氛围。一是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地,向广大群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二是加强以案说法、以案释法。选取典型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例,制作成宣传资料或视频,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发布,让公众了解违法犯罪行为的后果,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讲活动,现场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问,提高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三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团队等社会组织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科普展览、野外监测、救助放生等活动,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3.完善保护体系,提升保护能力水平。一是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开展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湿地恢复等措施,改善栖息地生态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繁衍环境。二是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监测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市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及时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提升野生动物救助能力。加强野生动物救助站建设,完善救助设施设备,配备专业的救助人员,提高野生动物救助水平。建立健全野生动物救助机制,加强与公安、交通、林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受伤、生病或迷途的野生动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
    (二)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重点
    1.科学规划,合理推进淤地坝建设。一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编制淤地坝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土流失现状等因素,合理确定淤地坝的布局、规模和类型,做到干支沟与大、中、小坝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淤地坝工程体系。二是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淤地坝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例如,*县在淤地坝建设项目中,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三是注重与其他生态建设项目的结合。将淤地坝建设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等项目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强化运维管理,确保淤地坝安全运行。一是建立健全淤地坝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管理单位的职责,落实淤地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完善淤地坝日常巡查、维修养护、调度运用、应急处置等制度,确保淤地坝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定期组织对淤地坝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坝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养护,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无损。例如,*区建立了淤地坝日常巡查台账,对发现的*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保障了淤地坝的安全运行。三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建立淤地坝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淤地坝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淤地坝的水位、坝体位移、渗流等数据,为科学决策和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3.加强问题整改,补齐淤地坝建设短板。一是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