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解决2020年、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设施设备在设计年限内发挥效益。根据市、区文件的精神及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X镇2025年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请各有关单位、村按照方案要求,根据时限要求排好计划,认真做好排查整改工作,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切实完成好上级布置的此项任务。
一、工作要求
按照市、区上级部署要求,各单位、村要以“全覆盖、无死角”的决心全面摸清短板漏洞,不折不扣做好问题摸查,坚决做到问题不放过、监管严到底,杜绝形式主义整改、表面化治理等现象,实行台账管理、动态跟踪、对账销号,确保问题整改见底清零。
二、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整治范围
1.2020年X镇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2021年X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各级审计、财政部门审计检查反馈的问题项目。
3.12345民生热线、信访及网络舆情线索等反映的问题项目。
(二)整治内容
1.项目规划及工程质量。重点排查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不达标等情况,系统开展质量溯源整治。一是全面核查工程底数,重点核查规划设计合规性,严查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盲目套用标准图集等设计缺陷,对功能布局不合理、技术参数不达标项目一律限期整改。二是实施工程质量“回头看”,重点核查田间道路不达标,田块整治不符合要求,对机井、泵站、塘堰(坝)、蓄水池等水源工程开展全面排查,查设备完整性(有无井泵配套缺失)、查管网连通性(是否实现水电双通)、查设施可用性(能否正常提水灌溉)、查工程耐久性(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三是强化灌排系统整治,重点整治沟渠淤堵、管道裸露、出水口缺位、农桥、渡槽、闸、涵等渠系建筑物工程质量不达标、材料不合格、不能有效发挥效益等问题。
2.数据审核。重点清核已建成项目空间分布、地块位置和地类面积等情况,全面夯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基础。一是以国土三调成果、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基准,摸清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地块位置、空间分布和地类面积。核实高标准农田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上的面积、存在的非耕地面积、项目区重叠面积、与公益林、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禁止区域重叠面积。二是核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中撂荒、“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推动问题整改,确保数据真实。三是分析未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永久基本农田中禁建区、限建区和不具备条件建设的范围和面积等。
3.资金挤占挪用。重点清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应拨未拨、挤占挪用、专户设立等情况,加快推进项目资金拨付。一是梳理项目资金下达文件、招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决算审计报告、资金拨付凭证等,逐项目建立资金台账,摸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拨资金、未拨资金及结余资金利用情况。二是核查提款报账手续规范性,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进度证明、监理确认单、发票凭证等,重点核查因提款报账手续不规范、不完善导致资金滞拨的情形。对因提款报账手续不规范、不完善造成滞拨的,限期整改。
4.招标投标。重点核查项目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违规干预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是通过查招标文件核资格条件、查投标清单核报价逻辑、查合同文本核履约条款、查过程文件核程序合规性。二是结合12345热线、信访平台、现场举报箱等多维投诉渠道,对近三年信访件开展“回头看”,全面筛查围标串标、骗取中标、限制性条款,领导干部干预、程序违规、专家泄密、违规转包分包等突出问题,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
5.项目验收及移交管护。重点排查项目验收不合规、走过场和管护责任落实不力、资金保障不实等问题。一是全面梳理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调整变更资料、竣工验收报告和施工、监理、项管等参建单位全过程资料,摸查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建设质量、参建单位责任落实情况。二是排查项目镇、街道验收不全面、验收流程不规范、走形式、虚报竣工时间、未按规定时间开展竣工验收等问题。三是摸清市级管护资金利用情况,梳理年度管护资金实施方案或计划、资金台账、验收或评估资料、管护维修设施前中后影像资料,加快管护资金项目建设和验收评估,对挤占挪用高标准农田管护资金的一律限期整改。四是摸查整治资产移交不及时、不规范,管护制度不健全,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项目区工程设施损坏无人管、维修不及时等问题。
三、工作安排
(一)安排部署(5月上旬)。制定出台《X镇2025年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区专项整治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定排查整改时限。适时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二)村居自查(5月15日—5月20日)。各单位、工作片、村对项目区内所有设施逐一排查,设施排查率100%,对在建和拟开工项目严格过程管理,对2024年专项整治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审计、财政部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对照清单排查整改。工程质量问题要在5月底之前完成排查。推动项目资产移交,加强资产管理,构建“产权明晰、责任到人、运行高效”的农田设施管护体系,确保农田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问题排查整改台账,留存整改影像资料,实行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台账工作片、村主要负责同志签字负责,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