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专题会,既是对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再落实,也是对贵阳某某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的再动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推进整治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的政治性、紧迫性、人民性,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
(一)整治成效关乎“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作风问题,本质是政治问题。近年来,贵阳某某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查处了一批“蝇贪蚁腐”,但部分领域问题仍易发多发:
民生领域“顽疾”未绝:医疗领域“红包”“回扣”隐形变异,教育乱收费、校服采购猫腻犹存;征地拆迁补偿款被截留挪用、农村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风问题“土壤”未清:一些干部对群众诉求“推拖绕”,政务服务“中梗阻”突出;个别部门将责任“甩锅”基层,以“属地管理”之名行“层层加码”之实,加重基层负担。
腐败形式“变异”未止:虚报冒领惠民资金、利用集体资产谋私、充当“村霸”保护伞等新型腐败更具隐蔽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出我们管党治党责任传导仍有“温差”、监督触角延伸仍有“盲区”。必须从捍卫“两个确立”的高度,把集中整治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经验交流”。
(二)整治实效关乎“强省会”的发展根基
贵阳某某正处于打造“西部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期,发展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不仅损害公平正义,更破坏营商环境:
企业痛点:工程审批“吃拿卡要”、惠企政策“空转”、执法检查“一刀切”,挫伤市场主体信心;
治理堵点: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形式主义,难聚发展合力;
社会风险点:矛盾积累诱发信访增量,去年全市涉民生领域信访占比超三成。
唯有扫清这些“绊脚石”,才能凝聚起“强省会”的磅礴力量。
(三)整治长效关乎“人民城市”的初心本色
贵阳的底色是“人民城市”。我们推“一圈两场三改”、抓农村“五治”、优“四位”供给,根本在为民造福。但群众最痛恨的是“近在眼前”的不公——
老人盼了多年的养老补贴迟迟未发;
家长为孩子入学被迫“找门路”;
村民看着村集体资金被挪作他用敢怒不敢言。
集中整治就是要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八百万”的决心,还群众一片朗朗乾坤!
二、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以更实举措破解突出矛盾
(一)聚焦“三项机制”,打通责任传导“中梗阻”
1.责任捆绑机制:
实行“市级领导+分管领域+属地”包保制。我带头包片云岩区、修文县,王宏市长包保南明区、清镇市,其他常委、副市长各领一县一领域。
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由纪委监委动态梳理;任务清单由分管市领导签字认领;成效清单由群众评议打分,每月市委常委会通报。
2.纪法联动机制:
纪委监委与公安、审计、信访成立“线索联查专班”,对医疗回扣、学籍倒卖、套取社保等复杂案件同步立案、证据互认;
推行“一案双查”:既查当事人,也查分管领导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
3.基层减负保障机制:
刚性执行会议“减半”、报表“清零”、APP“瘦身”要求,村(社区)台账压减60%以上;
设立“基层减负直通车”,对变相摊派行为“一键举报”、48小时督办整改。
(二)突出“四大领域”,直击群众痛点“最深处”
1.医疗领域“清源行动”:
严查药品耗材“带金销售”、伪造病历套保、核酸检测违规收费;
市属医院推行“阳光采购平台”,药品价格全公开;村医补助“一卡通”直发,截留挪用“零容忍”。
2.教育领域“护苗行动”:
整治教辅材料乱收费、校服采购吃回扣、幼儿园“入园黑中介”;
公办学位摇号全程直播,民办学校收费“一口价”上墙,违规者取消招生资格。
3.乡村振兴领域“亮剑行动”:
清查扶贫项目“三资”流失,严打侵占集体土地租金、冒领农业补贴行为;
推广“村财乡管”电子监察,惠农资金发放短信同步推送农户。
4.民生服务领域“破壁行动”:
社保低保动态复核,死亡领补、重复参保一律追缴;
不动产登记“黄牛”、公租房转租牟利纳入扫黑除恶范畴。
(三)狠抓“三个关键”,确保整治成果“看得见”
1.“人”的问题零放过:
对“小官大贪”一律从严查处并全市通报;对主动交代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