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命

研讨发言:领悟会议精髓,笃行城市发展新使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此次会议深入总结城市发展成就,精准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市发改委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谈谈我的认识与思考。
    一、深研会议要义,校准城市发展“指南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精准把握城市发展的脉搏,以新理念、新思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厚植民生福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均衡配置;加强住房保障,让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使城市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当前,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我们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让城市在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紧扣重点任务,勇当城市发展“排头兵”
    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从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守护绿水青山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城市体系,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打造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大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结合不同县城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人口结构,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加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建设,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引导产业向县城集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让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二)建设创新城市,培育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产业创新。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创新方向和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让我市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
    (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生活品质。优化空间结构。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运用系统思维,科学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加强城市设计,注重城市风貌塑造,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让城市空间更加宜居宜业。完善住房保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机制,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让更多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四)建设美丽城市,守护绿水青山。巩固生态治理成效。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管,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