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局2025年上半年科室述职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上半年科室述职会,这既是一次对过去半年的全面“阅兵”,也是一次面向下半年的“出征”动员。刚才,我们19个科室(单位)的负责同志都一一作了述职报告,各分管领导和副县级干部也结合实际进行了深入、精准的点评。我听了之后,深受触动,也倍感振奋。
总的来看,这次述职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准备更加充分。各科室的汇报材料质量很高,无论是对工作的梳理、亮点的提炼,还是对问题的剖析,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二是总结更具水平。大家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工作,而是真正做到了用数据说话、用案例佐证、用事实支撑,汇报总结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成效更加凸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大家顶住了压力、扛起了责任,各项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明显,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期中答卷”。在此,我还要特别表扬一下办公室,在本次会议的筹备和全局日常工作的统筹调度中,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能力,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局辛勤付出的每一位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成绩斐然,亮点纷呈
回望上半年,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面对上级工作标杆持续抬升的内部要求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外部环境,全局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汗水,也彰显了经信队伍的担当与作为。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产业运行稳中向好,发展根基更加坚实。上半年,我们成功稳住了工业经济的基本盘,实现了工业整体的回稳向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工业服务业的营收均实现了较快增长。这“稳”和“好”的背后,是我们对产业运行精准的调度和对企业发展有力的服务。我们推动了工业投资的有效扩大,有力支撑了全年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我们还深化了重点企业服务包提质增效工作,纵深推进“解稳促”帮扶企业活动,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企业走访机制和“一企一策”的问题解决清单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纾困解难,稳住了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第二,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是工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上半年,我们聚焦重点,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我们加快了电动工具、磁性材料、服装三个试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成功推动了超过3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二级以上,并推广了50个以上的“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打造了超过5个具有示范效应的链式转型案例。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迭代了企业智造转型的路径,新培育了2家以上的未来工厂、15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以及超过5家的国家级5G工厂,新认定了3个以上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我市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动缩影,为我市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能。
第三,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例如,XX探索出的“云局”服务新模式,成功入选了2024年全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他们抓住“五个关键”探索县域“两新深度融合”的破局之路,获得了省委办公厅《X》的刊发和省领导的重要批示肯定。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同时,我们也前瞻性地布局未来产业,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等新领域新赛道,着手制定了全市的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我们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加大对工业设计中心的培育力度,通过宣传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案例,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这些举措,正在不断夯实我市产业向更高层级跃升的基础。
第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转型路径更加清晰。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上展现了决心和力度。上半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推进“两高一低”企业整治工作,通过组建由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和市级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钉钉工作群,实行每周通报点评,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整治“两高一低”企业565家,腾出用能空间高达34.5万吨标准煤,腾退低效用地超过12442亩。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对环保的贡献,更是为优质项目、高端产业腾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此外,我们还在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产品的认证与推广应用,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服务效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我们始终将服务产业、服务企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半年,我们不仅在“解稳促”帮扶上做深做实,还在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上提速提效。我们积极落实“零基预算”改革,努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项目落地,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清欠工作,力求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我们还成功举办或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工业博览会等,极大地提升了我市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
同志们,上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大家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每一个增长的数字,背后都是我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劳;每一个落地的项目,背后都是我们不厌其烦的沟通协调;每一个满意的笑脸,背后都是我们真心实意的服务。事实证明,我们的经信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
二、直面挑战,正视不足:在清醒认知中砥砺前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片坦途。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既要为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更要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首先,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这反映到我们工业领域,就是市场需求不振、企业成本高企、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等现实困难。这种“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做好长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其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工作标杆的“高”。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兄弟城市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也越来越激烈。过去我们引以为傲的经验,今天可能已经成为标配;过去我们觉得不错的成绩,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可能并不突出。这种“高”标准,对我们的视野、能力、作风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里,就必然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再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短”。通过这次述职,我们看到了亮点,但也要勇于揭示短板。比如,我们的科室之间、部门与区县之间,工作统筹调度的协作机制是否已经做到了极致?信息壁垒是否完全打破?整体工作效能是否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政策“工具箱”是否足够丰富和精准?政策从出台到兑现的“最后一公里”是否完全畅通?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是否存在“本领恐慌”?面对最新讲话系列的产业变革,我们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是否跟得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挑战和不足,我们才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在成绩面前保持冷静,在困难面前保持定力,在挑战面前保持锐气。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下半年工作部署
同志们,下半年的战役已经打响。我们要以这次述职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四点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第一,要持续深化对上对外沟通,在争取支持上实现新突破。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离不开上级的支持和外部的资源。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更不能坐等机遇上门。下半年,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走出去”。一要向上“求策”。要密切跟踪国家和省里的产业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各类政策的研究制定过程,为我市争取更多的试点示范和政策倾斜。要像推动“零基预算”改革争取上级补助一样,把争取支持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二要向外“求援”。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顶尖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常态化联系,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借智借力,为我所用。三要横向“求经”。要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他们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这项工作,不能仅仅是领导的责任,每个科室、每位同志都要成为宣传员、联络员,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沟通新格局。
第二,要坚持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在优化环境上展现新作为。
服务,是我们经信部门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至上”的理念,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和产业发展的“金牌操盘手”。服务工作要做到“两手抓”:
一手抓微观,精准服务企业。我们要将“解稳促”帮扶工作推向纵深。首先,机制要再优化。要完善“百名干部进百企”、网格化走访等常态化机制,做到企业诉求响应率100%,问题销号率90%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95%以上。其次,措施要再精准。要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针对企业在融资、用工、用地、技术等方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