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局长在某某市委“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上的汇报
尊敬的某某书记、某某市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市发展改革局,就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有关情况及规划编制推进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拼搏实干,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就
在经济实力方面,我们积极应对外部压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等举措,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GDP总量持续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聚势突破,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科创水平持续提升,我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搭建了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双城同城纵深推进,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成都的同城化发展,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我们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绿色本底全面厚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在经济结构方面,虽然产业集群有了一定发展,但产业层次总体偏低,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占比有待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创新能力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城乡发展方面,虽然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产业规模较小、品牌建设不足等。改革开放方面,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政策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方面,虽然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污染防治任务依然繁重,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环境风险隐患仍然存在。
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情况
自“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市发展改革局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分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深入开展调研
组织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科技人才引育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为规划编制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三)广泛征求意见
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网上公示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市领导、市级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座谈会x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x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充分吸纳到规划基本思路中。
(四)初步形成基本思路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十五五”规划的基本导向以及某某实际,我们初步形成了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明确了发展定位,即围绕全面融入“双圈”“同城”等国省重大战略,加快建设“三市一城”,打造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确定了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支撑,涵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规划了发展路径,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区域协同等;设置了发展指标,力求科学合理、可量化、可考核。
三、“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要点
(一)准确把握内在逻辑
“十五五”时期,是某某全面融入“双圈”“同城”等国省重大战略、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支撑、发展路径和发展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发展定位是规划的灵魂,它决定了某某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和方向;发展目标是规划的核心,它明确了“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发展支撑是规划的基础,它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发展路径是规划的关键,它指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发展指标是规划的量化体现,它便于我们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十五五”规划的有机整体。
(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继承“十四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三市一城”建设。近年来,我们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些好的做法,不断巩固和扩大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时俱进提出新思路新举措。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国省战略的调整,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领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三)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要进一步理清我市“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从战略性来看,要站在国家和全省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某某的发展,积极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升某某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前瞻性来看,要准确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提前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科学性来看,要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要素支撑等各种因素,科学谋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规划符合某某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四、“十五五”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及举措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充分考虑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是“十五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