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决向违规吃喝问题说“不”

党课:坚决向违规吃喝问题说“不”

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专题授课的形式,聚焦违规吃喝问题开展警示教育,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某某实践的必然要求。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舌尖上的问题”,而是腐蚀党员干部、污染政治生态的“慢性病”“传染病”。下面,我结合某某实际,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认清形势,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正视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违规吃喝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但从查处的案例来看,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不容乐观。
    (一)从政治高度看,违规吃喝是政治生态的“污染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违规吃喝看似是“吃顿饭、喝杯酒”的小事,实则是政治立场、党性原则的“经验交流”。在禄劝县,个别干部将“酒桌文化”异化为“官场规则”,甚至喊出“接待就是生产力”的荒谬言论。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导致“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潜规则大行其道,最终让权力沦为利益交换的工具。2021年以来,禄劝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党员干部酒驾、醉驾37人,其中14人被开除党籍,这些案例背后,往往都存在违规吃喝的影子。
    (二)从社会影响看,违规吃喝是党群关系的“离心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往往从身边小事、细节之处入手。某某市某村委会两年内在15家餐馆挂账用餐270次,累计15万余元,其中45次无具体事由,191次为工作后安排就餐。这种“吃公函”“吃食堂”的行为,不仅挥霍了财政资金,更寒了群众的心。正如群众所言:“干部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群众在生活中唉声叹气。”
    (三)从发展大局看,违规吃喝是干事创业的“绊脚石”
    某某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推动工作。但少数干部沉迷于“酒局”“饭局”,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应酬上,导致工作不在状态、效率低下。更有甚者,酒后失德失态,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比如,某单位“三公”经费中公款吃喝支出占比近一半,而干部身体素质却每况愈下,“喝死人”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种“酒杯里泡着的腐败”,不仅侵蚀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更阻碍了某某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剖析根源,以“追根溯源”的态度找准病灶
    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既有历史文化的积弊,也有制度执行的漏洞,更有思想认识的偏差。我们必须从思想、制度、监督三个层面深入剖析,才能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一)思想“总开关”松动是根本原因
    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些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把违规吃喝当作“联络感情”“拓展人脉”的手段,甚至认为“不吃不喝不合群”“不请不送难办事”。这种错误观念,本质上是党性修养缺失、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例如,某某市某法院执行局干部姚力元,在出差期间8次接受申请执行人吃请,甚至带着妻子一同参与,其行为不仅违反了廉洁纪律,更暴露出思想防线的全面崩塌。
    (二)制度“笼子”扎得不紧是关键因素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尽管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比如,有的单位以“工作餐”名义变相公款吃喝,有的通过虚开发票、拆分报销等方式规避监管。更有甚者,利用“空白公函”“虚假公函”等手段,将违规吃喝合法化。2024年,某某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整治,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这充分说明制度执行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监督“探头”作用发挥不够是重要原因
    监督是防治腐败的重要防线。当前,违规吃喝问题呈现出“由明转暗”“化整为零”的特点,给监督带来了更大挑战。一些纪检监察机关对隐形变异问题发现能力不足,存在“坐等线索”“被动监督”的现象。同时,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例如,某某市某街道办事处原主任洪选德违规公款吃喝,直到被群众举报才被查处,这反映出日常监督的缺位。
    三、标本兼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抓好整治
    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必须坚持“严”的基调,突出“实”的导向,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要保持高压态势,对违规吃喝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重点查处以下几类行为:一是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二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由“吃公款”转为“吃老板”;三是在隐蔽场所、私人会所违规吃喝;四是借节假日、婚丧喜庆之机大操大办、借机敛财。202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吃喝问题XX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XX批。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查处力度,特别是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要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二)扎紧“制度篱笆”,筑牢“不能腐”的防线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要针对违规吃喝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漏洞。一是严格公务接待管理,规范公函使用、审批流程和报销标准,坚决杜绝“无公函接待”“虚假公函接待”等问题。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对餐饮发票的审核,严厉打击虚开发票、拆分报销等行为。三是推进信息化监督,利用大数据手段对公务用车、公务消费等进行动态监控,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例如,某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通过建立“每周纪法微课”学习教育机制,发送《严禁违规吃喝学习资料汇编》,有效防范了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糖衣炮弹”。
    (三)补足“精神之钙”,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思想教育是基础工程。要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家风建设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违规吃喝。一是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定期通报曝光违规吃喝典型问题,组织观看《“巡”剑“破”风》《问“剑”破局》等警示教育片,让党员干部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三是培育廉洁文化。将廉洁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例如,禄劝县通过严禁党员干部参与“杀猪宴”等民风民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