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案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近期,中央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了云南省曲靖市发生的严重统计造假问题,及其引发的政治生态恶化案件,令人警醒,发人深思。这一案件深刻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发生严重扭曲,所带来的危害是全局性、深层次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在思想深处拉起红线,在行动上校准偏差。下面,我结合学习和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案为镜,深刻汲取统计造假之沉痛教训
云南曲靖的案例,是一面映照初心使命、检验党性原则的镜子,给我们XX区的各级干部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当地主要负责同志的政绩观发生了严重偏差,将个人升迁与脱离实际的高增长指标、虚妄的城市排名盲目挂钩,忽视了地方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和人民群众的真实福祉。在这种错误导向下,“现场办公会”“比学赶超”异化为层层加码、数据攀比的竞技场,最终导致了系统性的统计造假,其后果是惨痛的:发展基础被动摇,政治生态被污染,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曲靖的问题并非孤例。放眼我们XX地区乃至全国,类似因政绩观错位而导致的乱作为、假作为现象仍时有发生。例如,四川省平昌县委原书记蒲开文,为追求个人“政绩”,不顾财政承受能力,违规举债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湖南省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脱离实际强行推动耗资数千万的“历史文化墙”项目,劳民伤财;贵州省六盘水市原市委书记李再勇,为打造所谓“亚洲第一索道”,推动兴建23个旅游项目,留下高达1500多亿元的新增债务。更有甚者,云南红河州也曾发生部分县市为完成考核目标,通过代填代报、强令企业虚报等方式进行统计造假,导致数据严重失实,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这些真实案例与曲靖的问题,根源高度同构,都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个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好。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决策施政的“指南针”。数据造假,看似是数字上的“注水”,实则是对党性的背叛、对人民的欺骗、对规律的漠视。虚假的数据会误导宏观决策,掩盖潜在风险,让我们对经济社会运行状况产生致命的误判,最终侵蚀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我们必须有切肤之痛,必须引以为戒。
二、对镜自省,深挖“政绩观错位”之思想根源
曲靖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一面深刻反思的镜子。我们必须对照检查,深挖自身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除政绩观错位的“病毒”。
一是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一些干部总想在任期内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显绩”,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追求短期内的数据好看、场面热闹。这种心态的背后,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在作祟。他们将个人升迁的希望寄托于超出实际的经济增速,为了迅速“出彩”,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甚至将那些臭名昭著的“形象工程”,如耗资1.7亿的荆州“关公雕像”、1.9亿的韩城“鲤鱼跃龙门景观”和2.56亿的独山“水司楼”等错误做法奉为圭臬。这种重“面子”轻“里子”、重数据报表轻民生改善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发展虚胖、基础不牢,最终反噬地方长远发展。
二是唯上不唯实,背离群众路线。少数干部把眼睛只盯着上级,揣摩领导意图,而非脚踏实地、问计于民。为了迎合上级考核,获得领导青睐,他们不惜在数据上“精雕细琢”。XX曾有领导干部在统计数据上直接批示,将减产15%的数据篡改为减产4%,以粉饰太平、夸大政绩。这种“唯上不唯实”的作风,本质上是官僚主义的体现,它割裂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得我们的工作方向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轨道。
三是权力失范,破坏政治生态。权为民所用,一丝一毫都不能乱用。当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时,个别“一把手”的错误政绩观就会演变为整个单位、整个地区的错误导向。在曲靖等案例中,主要领导干部或明或暗地纵容、指使甚至强迫下级篡改统计数据,形成了“你不作假就落后,他作假就提拔”的逆向淘汰效应,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让敢于坚持原则、说真话的干部受到排挤,让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之风盛行。
三、正本清源,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政绩观
深刻汲取曲靖案件的教训,根本在于“治心”,关键在于行动。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上正本清源,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决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必须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聚焦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丰碑,群众的满意度才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坚决杜绝任何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第二,必须恪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准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生命线。面对统计工作,我们必须带头敬畏数据、尊重规律。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2025年,我们必须把深入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24年版)和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