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坚守纪律底线,抵制违规吃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然而,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肌体。作为市纪委机关干部,我们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必须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铁的纪律和过硬作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今天,我以“坚守纪律底线,抵制违规吃喝”为题,给大家上一堂党课,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家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行为。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好。但违规吃喝问题仍禁而未绝,一些干部在高压态势下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政治高度、纪律角度、社会影响等方面,深刻剖析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
(一)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违规吃喝,看似是个人生活小节,实则关乎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党员干部本应是人民的公仆,其言行举止代表着党的形象。当干部们热衷于违规吃喝,沉迷于酒桌饭局,就会让群众觉得干部作风不实、脱离群众,进而对党的信任度降低。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长此以往,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基础将受到严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群众对一些干部吃喝现象的诟病,这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决杜绝此类行为。
(二)滋生腐败问题,侵蚀党的肌体。大量案例表明,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问题的“前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常以吃喝为“敲门砖”,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干部们的纪律防线逐渐松动,被围猎者趁机提出各种不正当要求,干部们一旦应允,便陷入腐败的泥潭。违规吃喝不仅浪费公款,还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违规吃喝开始,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健康,破坏了政治生态的清正廉洁,必须坚决予以遏制。
(三)违反党的纪律,破坏制度规矩。《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等行为均属于违纪行为。违规吃喝直接违反了党的纪律规定,是对党的制度规矩的公然漠视。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而违规吃喝行为严重破坏了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任由这种行为泛滥,党的纪律将成为一纸空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党的事业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我们必须严守纪律底线,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行为。
(四)带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发展进步。党员干部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当干部们热衷于违规吃喝,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良导向,让群众觉得吃喝送礼是办事的“潜规则”,从而导致社会风气恶化。这种不良风气一旦形成,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它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将精力放在拉关系、走后门上,而不是专注于干事创业、提升自身能力。同时,违规吃喝造成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要以良好的作风为社会树立榜样,引导社会风气积极向上,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违规吃喝典型案例警示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当下,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心存侥幸,以身试法。下面,我们通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的几个典型案例,来进一步认清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一)案例一:XX年XX月,XX单位XX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
XX年XX月,XX单位的XX在执行公务期间,接受了其管理服务对象XX公司的宴请。在宴请过程中,双方推杯换盏,气氛热烈。该公司负责人趁机向XX提出了一些在业务审批上给予关照的请求,XX虽未当场明确表态,但也未拒绝。事后,XX在处理该公司相关业务时,确实给予了一定的便利。经群众举报,市纪委监委介入调查。最终,XX因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从违纪性质来看,XX作为公职人员,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这种行为极易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公职人员,往往带有一定的利益诉求。一旦公职人员接受宴请,就可能在工作中受到人情因素干扰,无法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群众看到公职人员与管理服务对象吃吃喝喝,会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认为政府部门偏袒企业,不能维护群众的利益,从而降低对党的信任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违规吃喝行为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背道而驰。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决杜绝此类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修复和巩固党群关系。
(二)案例二:XX年XX月,XX单位XX违规组织公款宴请
XX年XX月,XX单位的XX为庆祝单位某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未经上级批准,擅自决定用公款在某高档酒店组织宴请。参加宴请的不仅有本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还邀请了一些与该工作并无直接关联的其他单位人员。宴请规格较高,菜品丰富,酒水昂贵,花费了大量公款。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经市纪委监委调查核实,XX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参与宴请的其他人员也分别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违规宴请所花费的公款被全部追回。
这一案例中,XX违规组织公款宴请,严重违反了公款使用的相关规定,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公款是人民的血汗钱,本应用于为人民谋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正当事务上,而XX却将其用于个人组织的宴请活动,这是对人民利益的严重侵害。这种行为让群众看到干部滥用公款、铺张浪费,会极大地伤害群众感情,使群众对干部队伍乃至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决杜绝公款吃喝等奢靡之风,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案例三:XX年XX月,XX单位XX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
XX年XX月,XX单位的XX在工作之余,多次违规出入某私人会所与朋友聚餐。该私人会所装修豪华,消费高昂,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XX在私人会所的消费均由其朋友买单,其中不乏一些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老板。市纪委监委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通过调取相关监控录像和消费记录,发现了XX的违规行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XX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责令退还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私人会所往往成为一些违规违纪行为的滋生地。XX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一方面违反了廉洁自律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容易在这种隐蔽的环境中与不良人员交往,陷入利益交换的陷阱。私人会所的消费模式和经营性质,使其成为一个脱离群众监督的场所,干部在其中的行为很容易偏离正轨。这种行为让群众觉得干部追求享乐、脱离群众,严重损害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私人会所等不良场所的诱惑,做到廉洁自律,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案例四:XX年XX月,XX单位XX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XX年XX月,XX单位在接待上级部门检查工作时,XX作为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为了给上级留下好印象,超标准、超范围安排接待。在餐饮方面,准备了大量高档菜肴和名贵酒水;在住宿方面,安排上级人员入住豪华酒店套房。接待费用远超规定标准,且部分接待内容与检查工作并无直接关联。事后,市纪委监委在开展公务接待专项检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调查,XX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给予警告处分,相关单位也被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并追回超标准接待费用。
超标准、超范围接待不仅浪费公款,还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接待方式往往是为了迎合上级,而不是真正从工作需要出发。它不仅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违背了勤俭节约的原则。群众看到政府部门在接待工作中铺张浪费,会认为政府部门不重视民生,将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接待上,从而对政府工作产生不满。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行为,切实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推动工作、服务群众上。
(五)案例五:XX年XX月,XX单位XX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并借机吃喝
XX年XX月,XX单位的XX在负责某项目招标工作期间,接受了参与投标企业XX公司的邀请,参加了该公司组织的一次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XX与该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一同吃喝,费用均由该公司承担。期间,该公司负责人多次向XX暗示,希望在项目招标中给予关照。市纪委监委在接到举报后,迅速展开调查。经核实,XX的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相关企业也被取消投标资格,并依法依规受到相应处罚。
XX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并借机吃喝,严重违反了廉洁纪律。在项目招标这样的关键工作中,接受利益相关方的旅游邀请和吃喝安排,必然会影响其公正决策,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让其他参与投标的企业感到不公平,进而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群众看到这种行为,会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干部的廉洁性产生怀疑,严重破坏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坚决杜绝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吃喝等活动安排,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维护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党群干群关系。
三、深挖违规吃喝问题根源
在剖析了违规吃喝的危害,了解了典型案例后,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问题根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违规吃喝问题。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背后存在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一)思想认识偏差,纪律意识淡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首要根源在于思想认识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淡薄。一些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充分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为吃喝是小事,无伤大雅,是人情往来的正常方式。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他们对纪律规定置若罔闻,心存侥幸,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些干部价值观扭曲,追求享乐主义,将吃喝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热衷于在酒桌饭局上结交朋友、拓展人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他们在面对违规吃喝的诱惑时,无法坚守纪律底线,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纪律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行为的本质和危害,从思想根源上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
(二)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短板。制度是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关于公务接待、公款使用等方面的制度执行不力,存在诸多漏洞短板,为违规吃喝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方面,部分制度规定不够细化,缺乏明确的操作标准和执行流程,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同单位、不同人员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例如,在公务接待中,对于接待标准、陪餐人数等规定不够具体,给一些人超标准接待留下了空间。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对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一些干部认为违反制度的成本较低,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厉惩罚,从而敢于以身试法。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新的违规吃喝形式不断出现,如利用私人会所、隐蔽餐饮场所进行吃喝,通过电子礼品卡、转账等方式支付吃喝费用等,而相关制度未能及时跟进,对这些新问题缺乏有效的约束。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细化规定,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堵塞制度漏洞,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监督管理缺位,震慑作用不足。有效的监督管理是遏制违规吃喝问题的关键。但在现实中,监督管理缺位,导致违规吃喝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震慑作用不足。从内部监督来看,一些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量薄弱,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部分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对本单位存在的违规吃喝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发现问题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未能真正履行监督职责。从外部监督来看,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渠道不够畅通,群众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后,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反映,或者反映后得不到及时回应和处理。同时,媒体监督也受到一些限制,对违规吃喝问题的曝光力度不够。此外,监督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查、巡查等方式,对一些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问题难以发现。例如,对于一些干部通过微信红包、电子转账等方式支付吃喝费用的行为,传统的监督方式很难察觉。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方式,整合监督力量,强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