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共筑清风县域

党课讲稿:坚守廉洁底线,共筑清风县域

同志们:
    党的作风建设是关乎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其中违规吃喝问题作为作风顽疾的典型代表,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为我们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县委作为地方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更应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整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政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维护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违规吃喝行为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腐蚀党员干部的思想,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本质上讲,违规吃喝是一种特权思想和享乐主义的表现,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背道而驰。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坚决清除这些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违规吃喝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破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人民群众对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违规吃喝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攻克的顽瘴痼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违规吃喝问题仍时有发生,隐形变异问题层出不穷。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良好的政治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违规吃喝问题容易滋生腐败,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认清形势,全面剖析违规吃喝问题根源
    在充分认识违规吃喝整治意义后,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违规吃喝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根治,必须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根源,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整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解决问题入手,深挖问题根源。”只有找准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整治工作的实效。
    (一)思想根源: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将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追求物质享受,贪图口腹之欲。他们忘记了党的宗旨,背离了初心使命,对违规吃喝行为缺乏应有的警惕和抵制。一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缺乏深入理解和把握,导致思想滑坡,政治觉悟降低。二是淡化了党性修养。不注重党性锻炼,缺乏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敬畏,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了原则和底线。三是缺失了纪律意识。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置若罔闻,心存侥幸,认为违规吃喝是小事,不会被发现和查处。
    (二)制度根源: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机制不完善。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为违规吃喝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是制度执行打折扣。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制度规定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将制度落到实处。在公务接待中,超标准、超范围接待,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冒领。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违规吃喝行为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监督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问责机制。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渠道不畅,导致违规吃喝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查处。三是制度漏洞存在。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一些制度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存在漏洞和空白,给违规吃喝行为留下了操作空间。
    (三)社会根源: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圈子文化”作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讲排场、比阔气、人情世故等,对党员干部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陷入违规吃喝的漩涡。同时,“圈子文化”盛行,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通过吃喝来维系关系,谋取私利。一是受传统陋习影响。一些地方存在的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等传统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对违规吃喝行为习以为常。二是被“人情”所困。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党员干部碍于情面,难以拒绝他人的吃喝邀请,认为拒绝就是不给面子,从而陷入违规吃喝的陷阱。三是“圈子文化”侵蚀。“圈子文化”以利益为纽带,破坏了正常的政治生态和人际关系。一些党员干部为了加入某个“圈子”,获取更多利益,不惜违规吃喝,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
    (四)个人根源:权力观扭曲,自律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将手中的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接受宴请或组织吃喝活动。同时,他们自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一是权力滥用。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缺乏监督和制约,为所欲为,将公款吃喝当作一种待遇和特权,随意挥霍公共资源。二是自律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道德修养和纪律约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不能坚守廉洁底线,轻易被拉拢腐蚀。三是攀比心理作祟。看到身边的人违规吃喝没有受到查处,或者通过吃喝获取了利益,便产生攀比心理,认为自己也不能吃亏,从而跟风效仿。
    三、强化举措,扎实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
    剖析违规吃喝问题根源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要聚焦违规吃喝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治疗。
    (一)加强教育宣传,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教育宣传是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增强抵制违规吃喝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典型案例通报,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纪,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加强党性教育。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性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
    (二)完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违规吃喝行为无处遁形。一是健全公务接待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务接待的标准、范围和程序,严格审批管理,规范接待行为,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二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公款使用的监管,严格财务报销审核,规范经费支出,防止通过虚开发票、虚报冒领等方式套取公款用于吃喝。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违规吃喝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制度,形成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
(三)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执纪问责。监督是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对违规吃喝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二是加强群众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通过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网络平台等方式,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要及时受理、认真核实、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对违规吃喝行为,要坚持“零容忍”,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情节较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严格落实“一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