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届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九届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九届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核心任务就是进一步学深悟透、对标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改革意志、更加精准的改革举措、更加务实的改革作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某某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会议审议通过了几个重要的改革文件,听取了试点工作汇报,明确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面,我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校准某某改革航向的“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深刻指明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蕴含着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殷切期望。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对于某某而言,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某某改革坐标。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云南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某某作为沿边开放的前沿、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州,必须自觉将地方改革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审视谋划。改革举措的制定与推进,必须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筑牢生态屏障、深化沿边开放,使某某成为国家战略在西南边疆的坚实支点与活力节点。面向辐射中心建设,我们要在跨境经济合作区体制机制创新、国际大通道建设运营模式探索、沿边金融改革试验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破除壁垒,畅通循环。
  要在把握发展大势中明晰某某改革路径。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对云南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某某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改革是闯关夺隘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传统路径依赖已难以为继,唯有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优化要素配置、转换发展动能,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特别是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绿色低碳转型等关键领域,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要在坚持人民至上中夯实某某改革根基。总书记始终心系边疆各族人民,强调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谋划和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站稳人民立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就业、住房、基层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各族人民,使改革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民心工程。要特别关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的发展差距,通过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聚焦“十五五”谋篇布局,下好引领未来发展的“先手棋”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在“十五五”规划制定中发挥关键性、先导性作用。我们要以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改革的魄力,为某某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架梁立柱。
  突出前瞻性研究,谋深谋实重大改革。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导向、政策红利释放点、产业发展新赛道、科技变革新趋势。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如绿色铝、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支柱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特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滇南生态安全屏障)、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效能等重大课题,精准策划一批具有战略牵引力、发展支撑力、区域竞争力的重大改革事项。这些改革事项要目标清晰、路径可行、预期明确,能够有效破解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成为“十五五”发展的强劲引擎。比如,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园区活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如何创新跨境产能合作模式?
  强化项目化支撑,做实做强重大项目。改革最终要落到项目上。要坚持“项目跟着改革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围绕确定的重大改革方向,特别是本次会议通过的《某某州推动中越地方某某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某某州推动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抓紧谋划、论证、储备、实施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要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跨境物流体系构建、沿边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项目谋划要实打实,要素保障要硬碰硬,坚决杜绝“纸上项目”、“空中楼阁”。要建立重大项目与改革任务联动推进机制,确保项目成为改革的载体和成果的体现。
  注重精准化供给,用足用好重大政策。政策是改革的催化剂和助推器。要深入研究中央和省委赋予的各类试点示范政策、区域支持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针对沿边、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政策,结合某某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运用。要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研究提出一批具有某某特色、务实管用的重大政策建议,并积极向上争取纳入省级乃至国家层面“十五五”规划盘子。政策制定要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
  三、紧扣年度攻坚重点,打好改革落地见效的“组合拳”
  “十五五”宏图需落笔于当下。抓好年度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是检验我们改革担当和能力作风的经验交流。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压茬推进,务求实效。
  以“责任闭环”拧紧落实链条。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必须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每一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都要明确州级牵头领导、主责部门、配合单位、具体责任人,制定清晰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要建立“清单管理、挂账督办、定期调度、动态销号”的工作机制,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整改—问效”的完整责任闭环。牵头领导要真牵头、负总责,定期研究调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主责部门要主动担当,一抓到底;配合单位要顾全大局,协同作战。对改革推进不力、敷衍塞责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严肃问责,确保改革部署不悬空、不走样。
  以“经济转型”牵引改革突破。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改革攻坚的主战场。要牢牢扭住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如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市场主体倍增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和“四个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资源经济、路衍经济)这个年度改革牵引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六项行动”要见真章:每一项行动都要有具体的改革配套措施。例如,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在国企改革深化、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创新上突破;新兴产业培育,重在优化产业准入、要素保障(土地、能耗指标)、应用场景搭建等体制机制;科技创新赋能,核心是完善产学研用融合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技人才引育留用机制。
“四个经济”要出实效:本次会议审议的《某某州推动中越地方某某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和《某某州推动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就是具体抓手。口岸经济要聚焦通关便利化改革、跨境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口岸与腹地联动发展机制创新。园区经济要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强化亩均效益考核,提升园区专业化运营水平。资源经济要着力在规范开发秩序、延伸产业链条(告别“原字号”)、建立生态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上改革探索。路衍经济要以《行动方案》为蓝本,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路域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