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机关作风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直接体现,是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机关单位存在的“机关病”,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慵懒懈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损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政治生态。今天召开“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就是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向“机关病”亮剑,全面整治机关作风顽疾,切实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机关病”专项整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机关病”看似是个别现象、局部问题,实则危害深远,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整治工作。
(一)从政治建设维度看,整治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机关是党和人民的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机关病”的存在,使得部分干部脱离群众、漠视群众需求,背离了党的初心使命。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通过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良作风,让机关干部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担当。例如,某地因干部推诿扯皮,导致群众反映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久拖不决,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通过专项整治,干部作风得以转变,群众问题及时解决,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二)从效能提升层面看,整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营商环境的优劣。“机关病”导致办事程序繁琐、审批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冷漠等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更阻碍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打破阻碍发展的“中梗阻”,精简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营造优质高效、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像〔具体城市〕曾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突出,企业投资意愿下降,通过专项整治,重塑了政务服务形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三)从队伍建设角度看,整治是锻造过硬队伍的关键举措。干部队伍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落实和事业的发展。“机关病”侵蚀干部队伍的思想和意志,滋生懒政怠政、敷衍塞责等不良风气,削弱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通过严明纪律、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帮助干部祛除思想上的“杂质”、作风上的“顽疾”,锤炼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本领过硬、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进“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
“机关病”表现形式多样、成因复杂,必须聚焦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首要任务,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是整治文山会海。严格控制文件数量和会议规模,能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推行“无纸化办公”,精简文件篇幅,提高会议效率,把干部从繁琐的文件和会议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例如,某单位通过精简会议数量,将每月会议压缩一半以上,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杜绝过度留痕。纠正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错误倾向,减少不必要的台账、报表和检查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避免因过度留痕增加基层负担,让干部轻装上阵,专注干事创业。部分地区取消了一些重复性、形式化的检查,让基层干部得以腾出精力抓落实,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三是力戒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漠视群众疾苦的官僚作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推动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干群关系。
(二)以整治慵懒懈怠、推诿扯皮为重点,强化责任担当。一是整治消极怠工。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工作缺乏热情、消极应付、得过且过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整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某部门通过开展“岗位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干部比学赶超,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二是整治推诿扯皮。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消除职责模糊地带,杜绝出现问题“踢皮球”现象。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对因推诿扯皮导致工作延误、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例如,在处理跨部门的环保整治问题时,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和建立协调机制,避免了部门间相互推诿,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整治不敢担当。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对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但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予以宽容和保护;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三)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办事流程为目标,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优化服务态度。加强干部服务意识教育,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规范服务用语和行为举止,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推行“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便捷的服务。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将群众评价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岗位调整。某政务服务大厅通过开展服务礼仪培训和引入群众评价系统,群众满意度从原来的70%提升至95%以上。二是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照“应减尽减、能简则简”的原则,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某地区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对各类审批服务事项明确办理时限,确保按时办结。加强对办事过程的监督管理,对超时未办结的事项进行预警和督办。定期开展办事效率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三、强化保障,为“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机关病”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导。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工作机制,构建长效管理。一是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党纪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警示教育、交流研讨等活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