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方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某某篇章新蓝图——在某某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上的汇报(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是某某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攻坚期,更是我们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全省发展全局和长远未来,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总体考虑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某某而言,“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尤为复杂深刻:
国家战略叠加赋能带来历史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为我们擘画了发展蓝图,“三个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要求是我们发展的根本遵循。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RCEP深入实施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某某交汇,为我们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开放能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
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成为发展的核心要求。某某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质的有效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十五五”必须破解的核心课题。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更高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边疆繁荣稳定,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某某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推动滇中崛起、加快沿边开放、促进民族地区和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挑战更加突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领域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某某地处边疆、生态敏感、地质复杂,必须把安全发展贯穿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筑牢安全屏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国家所需、某某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有机统一起来,编制出一个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某某实际、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未来发展的高质量规划。
二、系统总结“十四五”,奠定“十五五”坚实发展基础
“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X万亿元(请插入实际数据),年均增长X%(请插入实际数据),人均GDP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五网”建设成效显著,“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深入实施。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绿色能源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绿色铝硅、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绿色食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某某”建设深入推进。现代物流、大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创新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并发挥黄金大通道效应,中国(某某)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沿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效彰显。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碳达峰碳中和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巩固深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边疆繁荣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覆盖面和可及性不断提高。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取得重大成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挑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新质生产力培育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支撑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活力有待激发;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仍需提升;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化,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依然繁重;民生领域仍有短板,防风险保安全压力较大。这些问题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着力破解的重点难点。
三、科学谋划“十五五”,擘画某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蓝图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某某实践。我们的总体考虑是:
(一)明确发展目标: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奋斗姿态。在科学测算、深入论证的基础上,设定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力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投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稳步增强,出口的支撑作用有效提升。
创新驱动取得新突破: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高,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并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产业体系构筑新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绿色能源优势持续巩固并深度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绿色铝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显著增强。“绿色食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双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区域形成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滇中城市群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欠发达地区发展动能有效激发,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生态文明达到新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果更加丰硕。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内涵更丰富、基础更牢固。
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平安某某、法治某某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二)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一盘棋”统筹。做强滇中引擎:聚焦昆明都市圈(含滇中新区)核心增长极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综合服务枢纽功能,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核心区。推动曲靖、玉溪、楚雄、红河(北部)等滇中城市群节点城市特色发展、协同联动。
做活沿边开放:以中国(某某)自贸试验区为引领,以中老铁路等大通道为依托,高标准建设瑞丽、磨憨、河口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合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资源经济,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沿边开放经济带。
做特区域板块:支持滇西发挥生态文旅、绿色能源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绿色能源基地。支持滇西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支持滇东北加快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支持滇东南发挥面向两广和越南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开放经济。支持滇西南发挥热区资源和沿边优势,发展绿色农业、边境贸易和跨境旅游。
做实县域支撑:实施“强县工程”,分类施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重点县(市、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经济强县。加大对脱贫县、边境县、民族地区县的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巩固壮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推进重大水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关键突破:延伸绿色能源产业链,聚焦“绿电+先进制造”,做大做强绿色铝硅精深加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全产业链基地。
资源经济: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如:铜、铅锌、锡、磷等),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规范发展现代建材产业。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聚焦“1+10+3”重点产业(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等),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强化科技支撑、品牌建设、冷链物流和市场开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提升“七彩某某·旅游天堂”品牌。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跨境旅游。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发挥生物资源禀赋和民族医药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等。加快发展以康养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
新材料: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积累,大力发展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如:电子级多晶硅、高纯锗、稀贵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如:正负极材料、隔膜)、化工新材料(如:电子化学品)、前沿新材料等。
先进装备制造:聚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环保装备、数控机床等特色领域,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某某”建设。做强做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化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推进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前瞻布局:关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氢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健康、养老、育幼、家政、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强化发展动能:激活内生动力与拓展外部空间。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某某效率”、“某某服务”、“某某诚信”品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破除制约民企发展的壁垒。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中老铁路综合效能,推动中泰铁路建设。完善国际大通道体系(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推动口岸功能提升和通关便利化。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拓展与RCEP成员国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边疆繁荣稳定的基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储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维护生态安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完善强边固防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社会等领域重大风险。
(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