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法治政府建设核心任务,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一、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及特指要求一体推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重要文章130次。全市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开展学习研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领域。
    (二)?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强化制度引领,明确重点任务与责任分工,持续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严格执行会前学法和年度报告制度,市委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常委会年度要点,市政府作出专项部署并定期研究。市县政府及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目标考核和年终述职,举办领导干部述法报告展,2066名领导干部完成述法。
    (三)?优化完善法治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规定,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机制,构建“1+4+N”督察模式。贯彻实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与法定程序履行。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等监管制度,市政府及办公室年度制发规范性文件10件,备案率100%。数字政府建设取得实效,建成政务数据资源中心1个、主题库2个、专题库8个、高频应用50个,以及一体化安全运营(管理)中心和运维服务平台,形成标准政务目录7643条,汇聚数据35.5亿条。
    ?二、坚持围绕中心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提升审批效能。?完成叫号、取号、好差评、综窗等省建系统对接上线试运行。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4万件,限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二是?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省建19个“一件事”场景全面落地,办件1.3万件,平均压减时限96.6%、环节90.0%、材料94.1%、跑动90%。自选20个特色“一件事”场景全部上线试运行。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林都营商”公众号发布投诉举报公告,受理并办结营商环境案件9件。
    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政务诚信承诺公示率100%。在27个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并差异化监管。升级“红松分”小程序,上线信易游、购、娱、餐饮等24个优惠场景,入驻商户1368家,提供服务15万次,诚信积分优惠近22.8万元。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授信3961笔,金额79.43亿元。帮助21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升至全国第37位、省内第2位。
    (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在铁力市双丰镇、伊美区朝阳街道启动试点。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各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办)同步揭牌,率先在省内为各县(市)区司法局单设行政执法监督股(室)。二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编制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全市455个执法主体梳理录入事项1.87万项。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评查行政处罚案卷1617本、行政强制94本、行政检查609本。四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市本级“四张清单”。不予处罚505项、从轻处罚847项、减轻处罚243项、不予强制12项。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举办全市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人员轮训班、示范班,培训4000余人次。
    (三)?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一是?筑牢安全生产法治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开展安全培训783场次,受众2.47万人次。二是?建强应急救援力量。?制定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案,组建市、县、乡、村四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17支,共3000余人。
    (四)?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一是?构建“大调解”格局。?成立市调解协会,开展专项排查化解行动,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累计排查纠纷3.43万次,调解1.35万件,成功1.33万件,成功率98%。二是?高效化解行政争议。?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实行“容缺受理”,设立涉企“绿色通道”,出台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20项举措(优先受理涉民企案)。实现复议网上申请,接待384人次,受理申请286件(涉民企23件),纠错4件、调解8件,挽回企业损失535.95万元。审理阶段调解成功56件。我市在全省复议应诉培训会作典型发言。
(五)?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一是?建强实体平台。?组建生态环境仲裁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81个,实现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形成“30分钟”服务圈,办理法律服务事项4.63万件。二是?推进规范化建设。?细化服务内容与标准,投入智能法律服务一体机,首家互联网无人律所投入运行。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29家党政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580.html